■记者 蔡平

  实习生 谢璘蔚 朱时雨

  近日有消息称,央行将在8月上旬下发个人征信牌照,个人征信市场化的闸门正式开启。这对于用惯了“官方报告”的人们今后面对新来乍到的民营征信报告,会擦出什么火花?各家“民营报告”又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从目前的应用场景来看,凭信用记录订酒店;在线“秒速”申请小额贷款;雇佣保姆前先查信用记录;看一眼陌生人的信用记录后就让他免费帮你捎货……这些事情,依靠个人征信都能实现。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在即

  今年1月5日,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并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拉卡拉信用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6个月。

  如今,6个月准备期已过,央行的验收工作已经结束,业内人士称,预计牌照将会在8月上旬发放下来。

  记者发现,准备期间,各家征信机构的产品陆续亮相,并且已经开始尝试和机构合作测试。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征信公司首先推出的产品大多集中在信用评分和反欺诈等方面。

  截至目前,8家机构中,阿里旗下的芝麻信用分、中诚信征信的“万象分”、拉卡拉信用的“考拉分”、前海征信的“好信度”、华道征信的“猪猪分”、腾讯征信的信用评级产品等已陆续上线或开始内测。

  其 中,芝麻信用分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信用分来直观表现信用水平。芝麻信用分最低350分,最高950分,分数越高代表信用程度越好。前海征信的“好信度”信 用评分也以打分的方式来表示信用结果。而腾讯征信的个人征信产品则以评级方式展现,以星级的方式体现结果,最高7颗星,5颗星以上就算优秀。

  征信潜在市场达千亿级

  互联网金融巨头们为何如此看重征信市场?

  券 商研究显示,如果个人征信服务可以帮助坏账率降低0.5个百分点,就能形成700亿元的市场空间。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未来发展成熟之后,个人征信市 场的空间很可能达1000亿元规模。此外,还会有交易额更大的企业征信信息,如果纳入征信体系,降低坏账率的话,市场空间或高达数千亿元。

  百度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杨进认为,从征信规模来说,我国目前只有几十亿元规模。而美国三大征信局2013年的市场规模近百亿美元。另外,目前我国征信的整体覆盖率不足,随着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兴起,这些领域对于征信的需求十分旺盛。

  影响

  改变:征信将全面融入个人生活

  凭信用记录订酒店;在线“秒速”申请小额贷款;雇佣保姆前先查信用记录;看一眼陌生人的信用记录后就让他免费帮你捎货……这些场景,正是即将正式运营的个人征信业务。

  一 直以来,传统的央行征信系统信息基本来源于商业银行,与目前快速发展的P2P、网络信贷等互联网金融所需要的个人数据有一定错位。哪里有空白,哪里就有市 场。作为试点之一,阿里的蚂蚁金服就推出了芝麻信用,并尝试将个人用户的芝麻信用分应用于消费贷款、订房、申请签证等领域。

  近几年 来,居民消费行为的日益“网络化”,加上信用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为征信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居民个人的信用状况不仅涵盖个人网上消费支付、网络 信贷、出行住宿、通讯缴费等方面,还包括个人的社交信息。甚至朋友圈信用不好,都会影响个人的大数据征信记录。

  市民:征信将成为“第二身份证”

  据了解,将个人信用记录运用到信贷、租车、求学、求职中,是个人征信业务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在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但在中国,个人征信业务长期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未来,“信用代码”将成为居民的“第二身份证”。很多以前认为不起眼的小事,或成为你的“污点”记录,严重影响今后生活。

  比如,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预订饭馆却“放鸽子”、乘坐公交车的逃票行为等,都有可能纳入“民营报告”的信用数据。因此,信用已经不只是一种美德,而逐渐在转化为一种财富。

  “我们的个人行为越来越多地在网络留下印记,这些数据对于很多机构来说都是有价值的。”P2P平台“拍拍贷”CEO张俊表示,在我们看来,有午夜上网习惯的人相较白天上网的人信用程度可能要低一些。

  专家指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个人征信将在信贷、求职、租赁、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征信助力降低运营成本

  万达财富董事长李炳春认为,信用在当今经济下行压力下尤为重要。有了信用,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经济纠纷、社会矛盾等会减少很多,信用在此时比金钱更有价值。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成为两大痛点。网贷之家研究员肖洋表示,征信市场的完善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提高个人金融消费,增加社会信用意识,可以促进互金行业的巨大发展,加快审贷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P2P平台金信网首席运营官安丹方认为,如果未来个人征信业务可以迅速发展起来,是对P2P线下考察的有效辅助,可以省去一些线下征信的步骤,进一步降低线下征信的成本。

  疑问

  “民营征信”的

  数据靠谱吗?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在即,大众的接受程度又是怎样呢?三湘都市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后发现,虽然专属个人信用名片概念在激发大家注重个人行为方面有积极效应,但同时也遭到大家对于民营个人信用评级报告的担忧。

  长沙市民张骞表示,个人征信体系应该是为放贷人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数据库,然而在如今上线的产品中,覆盖标准却包含了互联网电商以及社交领域等范畴,与传统个人信贷征信概念相差较大,“基于此类数据的个人信用评分,真实性又有多少呢?”

  记者也发现,由于各家征信机构的股东“背景”不同,其评分标准也略有差异。如腾讯征信主要是基于QQ和微信平台上用户所积累的数据来对用户进行分析和评级, 在其征信覆盖中,除了比较传统偏向的金融数据模型外,还有可能包含网民的社交数据;而在阿里系的芝麻征信中,则囊括用户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任何一个失信的行为都将有可能导致网络ID背后所实名认证的公民个体信用评级受到影响。这也就意味着,由于各自所掌握的数据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个人,采用不同的征信 机构进行评分,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还有网友则提出质疑,目前进入试点的民营征信机构有些缺乏个人信用评级经验。这些机构在无征信基建的条件下,是否能铸就出全覆盖、权威专业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将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专家表示,这样的“民间报告”要有公信力,不仅需要做到数据来源权威准确,最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目前不少公司的模式是既做基础数据,又出个人评级报告;既收集来自银行的数据,又利用数据和银行进行业务竞争。正如网友提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会不会出现篡改个人数据?或者不正当竞争?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市场检验。

  进展

  百度、京东备战

  第二批牌照

  记者多方了解到,百度、京东金融、快钱、北京安融征信、拍拍贷等机构均有意申请第二批个人征信牌照,且部分机构已经向央行提交了申请。

  一位已提交申请的征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在申请的机构估计已经超过了30家。不过,国内征信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接下来监管应该会先看首批8家民营征信机构的运营效果,再考虑第二批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