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扩大公众参与
“在推进法治湖南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扩大公众参与,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培育社会各界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是 法治湖南建设的一大亮点。”湖南省委法治办专职副主任、省司法厅法制宣传处处长刘刚魁说,近年来,湖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 法律素质,引导和服务群众依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从而推动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基层事务依法治理,使社会治理活动逐步纳入法治 化轨道。
为营造法治湖南建设的浓厚氛围,湖南省委法治办组织编写了《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导读》和《法治湖南建设文件汇编》,向全省干部免费发放学习;开展 了“法治湖南市州行”专题报道活动,借力红网打造全新的“法治湖南网”和普法频道,连续6年举办了“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评选;以微信、 APP等新技术为手段的“微言说法”“掌上法宝”上线运行,以法治为主题的专题电视节目《钟山说法》在湖南经视频道隆重播出。“法治湖南”正在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
农民工遇到法律纠纷如何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援助需要什么样的条件?9月22日,湖南省委法治办和湖南省司法厅在长沙联合举办农村“法律明白 人”法制培训班。开班式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以“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主题为参训学员上了第一堂课,拉开湖南千名农村 “法律明白人”法制培训工作的序幕。
“农村‘法律明白人’是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普法教育的有效载体,他们当好义务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维稳信息员、法律服务联络员、‘村支两委’的法律参谋和助手,成为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谢勇表示。
“通过此次培训,将进一步深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夯实法治湖南建设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法律明白人’的法律素质和服务水准。”刘刚魁说。
“所有的社区、行政村都要建立一所法制学校,以群众需要为导向,把学法、用法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邵阳市司法局局长李新华介绍,2013年以来,邵阳市全面推进市(村)民法制学校建设,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和综治考核。
“法制学校不仅是法制宣传的有效载体,也是为民法律服务的创新。”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鞠晓阳说,为了让法制学校更接地气,富有生命力,邵 阳市坚持对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零距离”开展法制教育,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相结合,与开展现场咨询、代写法律文书、 代理法律援助案件、代办公证和司法鉴定事项等法律服务活动相结合,与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邵阳市已建立市民(村民)法制学校1485所,其中385个社区已100%建成市民法制学校,累计授课6800多次,直接受教育群众超过120万人次。
10余万名佩戴“红袖章”的干部群众穿行于城乡的大街小巷,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开展治安巡逻。记者在长沙采访时看到,“红袖章”不仅成了长沙街头一道亮丽暖心的红色风景线,也为当地平安稳定编织了一道严实有效的红色安全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只有积极发动居民群众,才能织起一张平安防控网,筑起一道平安铜墙铁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长沙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钟钢对记者说,长沙市坚持警民联合、打防结合和专群结合原则,全面整合各警种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建立一支防范严密、覆盖面广、控制有效的 “红袖章”平安巡防队伍,全市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度高”的良好社会治安局面。
“现在,长沙市共组建‘红袖章’队伍2966支,队员总人数达124200人,驻地单位参与率达95%,社区(村)覆盖率达99%。”长沙市委 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谭学军进一步解释说,长沙各级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组建了专职巡防“红袖章”队伍;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组建了由党员、楼 栋长、“五老”及热心平安建设志愿者组成的义务巡防“红袖章”队伍;充分整合辖区机关企事业、商业场所、物业公司、住宅小区等单位场所的内部保安力量,组 建了由保安队员组成的“红袖章”队伍。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深入推进法治湖南建设过程中,公众不仅广泛参与治安巡逻防范、社会网格化服务,而且在检察院、法院、重要决策听证、地方 立法等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在株洲市检察院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将原来由检察机关选任人民监督员改为在检察机关外部成立“选任委 员会”负责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工作。同时,选拔方式改为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让符合条件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普通群众也有机会参与选任,体现“司法民 主、人民参与”的原则。对此,湖南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按“选任委员会”选任的人民监督员,敢讲真话、敢提监督意见的现象明显增多了。
长沙市天心区法院则通过首次尝试7人制大合议庭、海选模式选择人民陪审员、专业陪审员参审专业案件、设陪审员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创新做法,进一步保障了陪审员的参审权,有效提升了陪审的司法效率。
在法治湖南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湖南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和工作合力,较好地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法治湖南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全省146个村、59个社区被授予第六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14个村被评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1年以来,全省共有916个基层单位被授予“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
法治既是规则之治,也是理念之治,随着法治湖南建设的深入人心,法治精神、法治价值已在湖南得到广泛认同,一个崇尚法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正在湖南形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湖南广大干部群众坚信,在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法治湖南”将会越走越好,必将营造出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续写法治中国的湖南新篇章。 法制网长沙10月21日电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