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依农
“治理过度医疗刻不容缓。”省政协委员杨国林大声疾呼。
“过度医疗首先表现在不论何病,大量输液,造成患者生理巨大负担。”杨国林说,他在长沙市某医院调查时,发现一名患者一天的输液总量达到1880毫升,输液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大大超过了患者的心脏承受能力。此外,过度诊疗的表现还有:不事先征询患者及家属意见,安排大量无关检查检验;反复推荐重症监护治疗;不透明高收费等。
过度医疗背后就是医院的创收机制,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这样的医疗导向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为此,杨国林建议:改变以经济指标考核医疗单位的不良体制导向;深度治理医疗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顽疾,让医疗单位回归公益本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过度医疗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方便群众监督。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