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后,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正式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这是我国第四个、中部首个印发实施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国家级战略的正式落地实施,意味着长株潭三市未来将共同引领湖南区域新格局!

  政策原文(重点摘要)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

  (湘政发〔2022〕6号)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规划》的组织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推进长株潭“五位一体”建设,加快实施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三市同城、市场同治、产业同兴、生态同建、创新同为、开放同步、平台同体、服务同享的“十同”行动,在打造“三个高地”上率先突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上聚焦发力,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创造经验,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引领示范,提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支撑能力,助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是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同向发力、分工协作,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综合协调、监测评估和经验总结。其他省直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抓好本领域重点工作协调推进,在专项规划编制、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努力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湖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2日

  发展目标

  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同城化取得重大进展,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标杆。经济人口承载力更强。都市圈内部分工更加协调,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2%左右。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成一批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市政领域重大工程,长沙机场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一小时通勤圈”全面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度更深。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高效运转,跨界水污染、大气复合污染等问题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5%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勘界立标。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便利。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全民健身、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诚信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激发。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区域政策协调,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一体化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

  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空间布局,强化长沙市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株洲市、湘潭市比较优势,共同构筑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

  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科学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强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生活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提升湘江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品质和引领带动能力。加强古城古街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切实提升城市形象。加快5G网络、长株潭大数据中心、北斗地基系统、车路协同系统、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设施建设,构建三市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提升株洲市、湘潭市发展品质。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主动承接长沙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强化在都市圈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和发展支撑能力。 加快实施株洲市“北融、东进、拥江”空间发展战略,推进长株新城、清水塘生态科技城、航空城等新城新片区建设,加快331、田心、电厂、湾塘等片区更新改造,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以湘江大湾区为引领,高品质推动湘潭市主城区、九华、天易杨河、昭山等区域组团发展,保护利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打造一批集城市记忆、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集中连片建成一批“安全、便民、绿色、整洁、有序”的美好社区。鼓励两市区域相邻、产业相似的园区融合发展,向创新能力强、集聚效益好、产城融合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新经济板块转型。

  完善县城服务功能。优化都市圈区域县城空间布局,实现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等县市为示范,推动县城产业培育、市政公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等设施提档升级,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完善重要节点县市专业化服务功能,主动承接长沙市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共建共享的有机链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优先扶持湘潭县、醴陵市等有实力的县市成为全国百强县,将韶山市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特色资源禀赋规范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类引导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完善生产、消费、流通等综合功能。支持夏铎铺镇、白兔潭镇、棋梓镇等特色小城镇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大瑶镇、白关镇、易俗河镇等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主要交通通道、城乡结合区域等重要节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有效承载都市圈多元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优化都市圈空间结构

  依托湘江黄金水道和区域内重大交通干线,加快三市空间紧密融通与同城化,构建轴带带动、三市联动、组团发展、共护绿心的都市圈空间结构。

  以湘江发展轴联动长株潭发展。依托湘江“百里滨水走廊”,整合沿岸科创、人才、产业等优势资源,推动长株潭三市设施融合、产业协同、服务共享,构建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发展和高品质人居家园三大功能的湘江发展轴。湘江东岸,发挥城市发展成熟、园区集中的优势,利用现有高新区、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平台,重点集聚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加快老城区更新提质,增强人口、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湘江西岸,发挥沿岸高等教育科创资源集中的优势,科学规划建设湘江新区和滨江地区,高水平建设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重点集聚新一代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湘江教育创新带和协同创新中心。

  打造三条经济辐射带。中部(京广)发展带,依托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推动高铁新城、雨花经开区、渌口经开区等联动发展,加速汨罗市、湘阴县等沿线城镇人员流动、产业集聚、要素共享、功能整合和市场融通。北部(渝长厦)发展带,依托渝长厦高铁、杭长高速、长张高速,推动长沙高新区、宁乡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等联动发展,整合发挥沿线科技创新、产业配套等基础优势,全面激发北部县市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南部(沪昆)发展带,依托沪昆高速,推动湘潭高新区、株洲经开区、荷塘高新区等联动发展,大幅提升湘乡市、韶山市、醴陵市等南部县市经济关联度和活跃度,增强承载集聚和开放交流能力。

  推动重点城镇组团发展。立足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围绕长株潭中心区域,打造若干重要功能组团。宁乡城镇组团,加快宁乡市主城区、金洲新城、花明楼等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合力打造工程机械智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及精深加工基地。浏阳城镇组团,推动浏阳市主城区、金阳新城、大瑶等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花炮、花卉苗木等产业。韶山城镇组团,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整体建设红色文化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醴陵城镇组团,加快以陶瓷、花炮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布局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产业。

  保护性开发长株潭生态绿心。落实长株潭生态绿心法治化保护,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依托湘江水系、山脉和主要道路,打造若干延伸到周边县市的绿色生态廊道,建成全国都市圈独一无二的城市绿心和生态安全屏障。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创新生态发展新模式,打造长株潭都市圈城市中央公园,大力发展科创研发、创意设计、康养休闲、体育运动等绿色产业,建成具有世界影响的都市圈生态绿心、彰显湖湘特色的中央客厅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品质共享空间。

  图2 长株潭都市圈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区位优势,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公、水、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能源、水利网络建设,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对外多路畅通、对内高效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着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第一节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编制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统筹区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打造多层次、优衔接、同城化、高品质的长株潭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长赣段,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转换连接长株潭,研究长株潭对接长三角、山东半岛的高铁新通道,逐步打造长株潭高铁枢纽和国际铁路枢纽。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城际列车或市域(郊)列车,加快推动高铁与城际“零换乘”,规划建设常益长与武广高铁直通线等工程。进一步增加长株潭城际铁路小编组列车运行,加快推进“公交化”运营。研究建设长株潭连通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的城际铁路。加强长株潭主城区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逐步建成连通长株潭主城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科学推进长沙市地铁发展,预留长株潭轨道交通新线接入条件,逐步推动长株潭轨道交通建管养运“一张网”。充分发挥技术、产业等优势,研究推广中低速磁悬浮系统制式的应用,打造长株潭轨道交通特色。

  图3 铁路规划示意图

  完善提升道路运输网。进一步提质、扩容、加密长株潭高速公路,强化高速公路对外连通能力和内部转换能力,大力推进京港澳、沪昆等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工程,规划建设长株潭都市圈环线。进一步加密拓展融城快速干道,构建形成“十二纵十横”快速干道网,加强融城干道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衔接,并与相关道路形成合围中心城区的干道环,提高快速通行能力。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主要路段提质升级、长株潭城际路段扩容、重要城镇过境路段改线、“断头路”连通、繁忙路段扩建或立交改造等工程。提高国省干线公路进出城拥挤路段通行能力,减少过境交通与城际、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构建区域智慧道路体系,共同谋划打造智慧道路示范通道。

  图4 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建设长沙航空枢纽。实施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高标准建设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推动机场空域资源扩容优化,进一步提升长沙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新增加密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航班,优化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推动开通以货运为主的第五航权国际航线。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推进跨航司中转服务。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推动飞行服务站等通用航空保障设施建设。

  增强水路运输能力。畅通“一主两支”水运通道,补齐航道设施短板,实现干支衔接、通江达海。进一步研究提升湘江主干航道等级,力争实现湘江长株潭下游航段常年3000吨级通航,丰水期万吨级船舶直达长沙(铜官)。有序推进涟水、渌水两条支线航道建设,推动浏阳河等旅游航道开发。谋划推进长株潭组合港,有序推进码头泊位建设,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一体化港口体系。加强长株潭港口与城陵矶港的联动,探索推动岳阳虞公港建设长株潭“飞地港口”。

  图5  航道和港口规划示意图

  畅通区域交通微循环。依托民航、铁路、轨道、公路等客运站场,构建形成“门户+主要+一般”综合客运枢纽体系。提升铁路枢纽站场衔接能力,推动长沙西、长沙南、长沙站、湘潭北、株洲西等主要客运站的便捷连通,增强长沙站、株洲站、湘潭站客运枢纽站功能。推动与铁路货运场站、铁路物流基地衔接的铁路专用线、通站道路等设施建设,有效解决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合理提高长株潭城市路网密度,提升城市路网承载能力,优化快速、主干、次干、支路比例,畅通城市交通“大动脉”与“微循环”。大力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规范停车秩序,提升停车管理服务智慧化水平。完善同城客运服务,统筹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公交线路联网运营。

  共建综合物流枢纽。加快推进长株潭共建国家综合物流枢纽,高质量推动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统筹长沙金霞物流园、长沙铁路货运北站、旺东物流、湾田国际物流园、株洲铁路北站、湘潭铁路货站等资源,积极推进长沙港霞凝港区三期工程、中外运金霞跨境电商集装箱拼箱基地、新港三期铁路专用线、长沙深国际综合物流港项目建设,共同建设陆港型物流枢纽,着力提升区域综合运输能力。整合一力物流园、湘潭九华一力公路港、株洲中车物流、株洲电力物流等资源,共同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着力形成物流业与制造业实现集聚效应的互动发展模式,培育全链条物流产业集群。整合长沙空港物流园、快递物流园、湘潭综合保税区、株洲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资源,共同建设空港型物流枢纽,开展陆空联运、铁空联运、空空中转,构建高价值商品的快捷物流服务网络,拓展空港型枢纽货运航线网络,扩大全货机服务覆盖范围。整合长沙高桥商贸城、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京东(湘潭)产业基地、株洲芦淞服饰物流中心等资源,共同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推进传统商贸业平台化、网络化转型,培育带动关联产业集群扩张发展。推动组建长株潭地区冷链物流战略联盟,整合长沙红星全球农批中心、云冷物流、云通物流、株洲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等资源,共同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培育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建成辐射中部地区的冷链物流大市场。

  优化物流网络格局。做大做强长沙北铁路物流园,加快株洲铁路货运枢纽建设,推动长沙北(三期)、望城、株洲、湘潭东4个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完善中欧班列(长沙)、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长沙)和株洲、湘潭公铁联运等货运系统,规划布局重点商贸物流园区分拨配送中心、城市共同配送中心、末端配送节点等三级网络建设,提升铁路、公路连接线和换装设施匹配能力,形成以长沙市为龙头,以株洲市、湘潭市为两翼,科学合理、开放共享、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物流发展格局。依托国家物流大数据平台、省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加快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整合区域内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多式联运、仓储服务、跨境物流等服务资源,组建区域、行业物流产业联盟,促进物流与制造、商贸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推进“五个一体化”。推动多式联运、专业物流、物流信息、物流标准、物流政策等领域率先一体化发展。整合物流资源,打造长沙港、株洲港和湘潭港等区域性港口群,打造高铁快运物流中心和长株潭普铁货物运输集散中心、湘粤非铁海联运物流中心,建设长沙区域性航空枢纽,加强疏港铁路、疏港公路建设,推动公路物流、湘江水运、铁路货运、航空货运、集疏运体系等一体化发展。推动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电商快递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专业物流一体化。共建长株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长株潭区域物流统计和物流信息一体化。统一托盘标准、多式联运单证规则和绿色货运配送车辆标准、积极推进长株潭地方标准制定,推动物流标准一体化。实施三市城市配送车辆互通互认的通行政策,完善标准制定推广扶持政策、智慧物流扶持政策和绿色城配体系建设激励政策,推动物流政策一体化。

  一体化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壮大实体经济,不断增强长株潭都市圈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在打造“三个高地”上率先取得突破。

  壮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强化关键零部件配套,提升大型、超大型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积极发展特种工程机械,推动主导优势产品迈入世界一流行列。加快新一代轨道交通整车及控制系统、关键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新型动车组、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等规模化发展。扩大航空动力中小型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生产能力,加快民用飞机起降系统和通用飞机制造产业化,壮大无人机产业,建设航空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长沙市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导,建设“创新谷”;株洲市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为主导,建设“动力谷”;湘潭市以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钢材精深加工为主导,建设“智造谷”。

  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契机,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培育发展5G应用、信息技术、软件应用、网络安全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北斗+第五代移动通信”“北斗+物联网”等基础芯片模组精密授时定位和终端低成本小型化技术,大力开展北斗导航系统规模应用。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增材制造、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以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显示功能新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计算领域尖端技术前瞻与产业化发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计算产业在长株潭形成集聚效应,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进一步壮大以现代传媒、设计咨询、高端会展、特色旅游为主的世界一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共建研发创新高地。培育高水平创新平台集群,积极争取布局大科学装置和前沿科学中心,强化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人类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亚欧水资源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等重大创新平台功能,加快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种业创新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数字创意、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及重大战略需求,统筹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流程全覆盖能力。培育一批市场化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创新平台网络。支持共建中试生产、应用验证、检验检测、应用场景拓展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和大型试验设施开放共享,加快形成长株潭都市圈全域创新体系。

  联合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技术、能源技术等科技创新前沿布局和资源共享,集中突破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超高温特种电缆、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现代种业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共同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制定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集成资源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针对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轨道动力控制系统、中低速磁浮和IGBT芯片、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电机驱动和电力总成等领先技术,开展关键技术的安全可控和开发研究。建设运营好长株潭主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善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易网络平台,建设集展示、共享、交易、咨询、合作为一体的一站式、全流程、专业化网上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支持湖南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发展,着力建设国家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株洲分中心、湘潭院士创新产业园、油茶科创谷、港澳科创园等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定期发布科技成果目录信息,建立以企业新产品开发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信息服务系统和成果转化促进机制。利用已有技术孵化转化发展基金,推进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统筹运用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技术标准等政策工具,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内重点高校科创资源优势,推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共建新型研究机构,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和原始创新高地,争取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长株潭。加强“校地、校企、校产”合作,采用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新模式,共建以技术研发和转化为主的新型创新研究院(所)。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落实“揭榜挂帅”制、探索“赛马”机制和领军企业“业主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落实科研人员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快速协同保护,开展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快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都市圈内省级和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作用,提升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效能,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积极引进国际航空物流龙头企业,构筑航空物流平台,支持至北美洲、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全货班机发展运营。持续推进“畅通湘江”工程、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强化长江水道联通能力。积极支持中欧班列(长沙)发展,统筹湘粤桂和湘滇跨境出海大通道国际联运。构建多种运输方式高效通达的集疏运体系,建设一批专用铁路、公路港项目,提升港站集疏运能力和运行效率。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为龙头,建设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

  促进高水平“引进来”。争取更多国际机构在长株潭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沪洽周、港洽周等各类开放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长株潭三市联合招商。全面对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开展差别化、产业链招商,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运营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销售中心入驻,引进一批聚集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关联度大的配套企业。

  推动高质量“走出去”。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生物制药、工程承包等领域优势企业“抱团出海”,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公路、铁路、港口、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开展农业、矿业等领域的境外投资和产业合作。鼓励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外贸企业向外拓展贸易空间,支持出口企业建立海外仓、体验店,培育自有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加大国际出口品牌建设培育工作力度,大力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

  一体化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协同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共护绿水青山,努力建设生态绿色都市圈。

  依托绿心打造城市中央公园。统筹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和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推进污染土壤风险管控,从严管控农药、化工等行业中的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确需开发利用的,鼓励用于拓展生态空间。开展林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以及监管能力提升等四大工程,打造坪塘—昭山—石燕湖—云峰湖东西向生态林带和易俗河—法华山—石燕湖—跳马南北向生态林带,减轻环境负荷率,提高生态弹性和生态承载力,构筑长株潭绿色生态屏障。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工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树立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

  打造都市圈城市中央公园。推进实现绿心生态增值、服务增值、资产增值及生活品质增值,建成高品质世界级城市群绿心、都市圈中央客厅,打造在全国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具有独特优势的绿心中央公园。突出自然肌理和属性,以绿为底色、以山为风骨、以河为脉络、以湖为灵韵,高标准开展规划设计。完善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为骨干,国省干线公路、县乡村道紧密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高中央公园可达性。围绕生态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生态品质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基础设施提质工程、高端服务业发展行动等,创建国家级园艺博览园和花卉博览园,打造集休闲游憩、生态康养、园艺博览、健康运动、艺术文化为一体的长株潭融城标志性纽带。

  开展碳达峰先行示范。制定长株潭都市圈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建立长株潭都市圈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严控“两高”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开展马栏山、韶山等近零碳示范区,梅溪湖、洋湖零碳示范区,长沙县碳达峰示范县等试点示范建设。广泛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培训教育基地。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促进节约用电。积极倡导减塑、公共交通出行、植树造林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推进低碳产业创新发展。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展壮大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等低碳优势产业,培育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低碳高端制造业,结合本地实际合理有序发展氢能。率先建设碳达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甄选先进适用低碳技术解决方案服务都市圈低碳绿色发展。

  一体化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深化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同城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都市圈全体人民。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共享。落实全面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的各项政策,实行户口迁移“跨市通办”。推进长沙市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保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依据,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通过线上审核、简化手续等手段,有效提高落户便利度。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载体的义务教育、就医结算、职业技能培训、保障性住房等制度,逐步拓展居住证持有人可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建立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长株潭三市统一、有效衔接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互认共享,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建立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统筹规划三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布局和共享,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新公共服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推进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户籍、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在社会保障、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等方面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快三市政务服务对接共享。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合作,探索建立体卫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动重大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推动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共建都市圈健康信息平台和医疗卫生协作系统,实现转诊、会诊、预约等远程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互认共享。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养老保险信息互通,畅通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推动居民医疗保障同城同结算、同城同定点。推进工伤认定政策统一、结果互认。完善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实现政策协同、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办。

  联合提质高等教育。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积极推进“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建设。加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建设一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共建共享高水平专业实验(实训)室、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同层次高等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和教学资源、实验设备设施开放共用,打造中部地区科研沃土、智力高地。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积极稳妥推进湘潭大学兴湘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等一批独立学院完成转设。

  整合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共创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区。搭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遴选一批产教融合领军人才、产业教授(导师)。加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一批公共实训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建设,推进校企共建省级职教集团,协同开展订单培养、员工培训、教师进修。提高都市圈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大力实施“楚怡行动计划”,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优质中职学校建设,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区域内每所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建设2-3个专业群,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办好1-2个专业群。深化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建立长株潭培训机构目录清单,开展优质培训项目(机构)互认,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基地,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

  均衡优化基础教育。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师资力量交流机制,共建共享名师在线课堂、研学实践基地,合力打造教育特色品牌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积极推进长沙市优质公办中学在株洲市、湘潭市布局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教育大平台,健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

  集聚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打造国家级医学高地。依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争创综合类别国家医学中心,汇聚省内外优质医疗、科研资源,打造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建成国家重大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平台。争创国家精神医学中心和一批专科类别区域医疗中心。

  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都市圈薄弱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推进省疾控中心、省市共建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湖南省健康产业园和湖南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鼓励高水平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市县合作,跨区域共建分院,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倍增、区域布局协同发展。建立长株潭医疗联合体,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三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一卡通”,推进血液供给、医疗急救服务等资源互享互惠,鼓励支持高水平医学专家区域内合理流动、多点执业。

  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长沙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优势,加快建设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化”新地标。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省图书馆新馆、环湘江马拉松、自行车赛道等文化、体育场地设施。以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为纽带,推动博物馆间协同发展,加强大遗址、革命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创新发展。建设省人民体育中心,联合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打造区域文体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开展文创版权保护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

  打造全域旅游基地。支持长沙市打造旅游枢纽城市,支持韶山市打造特色旅游城市。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快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湖南革命军事馆、韶山创新成果专题展示馆、醴陵陶瓷博物馆“一路三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红色旅游通道、湖湘文化旅游通道、湘江旅游通道、高铁旅游通道品质,共同打造极富特色、享誉全球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统筹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实行长株潭旅游“一票通”,统一跨区域旅游形象识别符号和宣传口号,组织景区联合宣传推广,打造“网红”地标。共建旅游服务监管平台。整合提升各类文旅特色资源,促进休闲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健全“分层分级、防治结合、平急结合、中西结合”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网络,建立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检验检测、集中救治、应急救援、物资调用协同机制,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实施市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升都市圈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

  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落实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探索实行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健全长株潭一体化引才引智机制,推动三市人力资源、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和服务政策有机衔接。探索优秀人才跨区域跨所有制流动渠道,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制度,三市统一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可持卡在区域内按层级享受相应的教育、医疗、安居等公共服务,推进高层次人才在长株潭三市自由落户。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互准制度。支持三市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加快建设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组建长株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

  来源: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