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放鱼日湖南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苗鱼种2.77亿尾

  鱼苗进入橘子洲战备码头的导流槽,回归湘江。

  6月6日,第6个全国“放鱼日”。湖南在两天内组织61个县市区共同开展同步放鱼活动,全省总共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苗鱼种2.77亿尾,放流大鲵3.15万尾。

  专家表示,放鱼活动对于修复和增殖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良好效果。

  本报长沙讯 6月6日上午,以“锦鳞跃四水,清波漾三湘”为主题的湖南省“6·6放鱼日”同步放鱼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橘子洲公园战备码头举行。现场向湘江放流鱼种3185万尾(只)。

  省委副书记乌兰与社会各界群众一起将大批优质鱼苗鱼种放流湘江。省领导黄关春、隋忠诚、戴道晋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共有3185万尾(只)鱼种放流湘江,其中“四大家鱼”亲本300组,3厘米以上“四大家鱼”夏花鱼种3145万尾,3厘米以上的胭脂鱼10万尾,15厘米以上的湘华鲮15万尾,3厘米以上背瘤丽蚌15万只。

  一袋袋活蹦乱跳的夏花鱼种由志愿者和热心市民慢慢倒入橘子洲战备码头的导流槽内。参加活动的市民程先生,刚把一条近20斤的青鱼放归江里,他表示,“今天亲手体验了将鱼放回到江中,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规律地将鱼放回水里,以后湘江就能看到更多的鱼儿了。”

  今年我省重点在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及其支流水域、珠江湖南水域、5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水库、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域,统一组织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全年计划放流鱼种及亲本9.5亿尾(粒)以上。

  湖南是禁捕退捕任务大省,除珠江流域外,其他水域均要实施禁捕,2019年底,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全面禁捕,1.61万户捕捞渔民“洗脚上岸”,转产转业稳步推进。2020年底前,将完成保护区以外水域渔民退捕,涉32个县市区。目前,通过实施禁捕退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有效保障了增殖放流取得良好成效,渔业资源衰退趋势逐步得到缓解,并呈连年增长态势。据省水科所鱼类资源增殖放流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显示,2019年洞庭湖区渔获物中四大家鱼的比例为17.97%,比2005年放流之初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增殖放流总体投入产出比1:1.62。

  记者李琼皓

  解读

  大鲵是生态环境良好指示剂

  在张家界的澧水,也举行了放流大鲵的活动。记者了解到,5日下午3点,在张家界永定区鲤鱼池澧水河段,放流大鲵3.15万尾、家鱼2064万尾。大鲵俗称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活化石”之称。

  大鲵对于生活环境有哪些要求?这些年澧水的水质是否有提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野生动物保护法研究专家周训芳说,大鲵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指示剂”,哪里有大鲵就说明哪里的生态环境良好。张家界地区的水生态环境经过多年保护和严格治理,为大鲵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张家界能够为大鲵提供良好的栖息地,野外种群数量能够得到迅速恢复。”

  上世纪,大鲵因“全身都是宝”,遭到疯狂捕杀,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鲵濒临灭绝。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张家界就开始救大鲵于濒危。1972年桑植成立中国第一个大鲵科研所,1996年张家界建立中国首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2002年,我国第一次大鲵的人工放流活动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行,当年放流不同规格大鲵150尾。

  张家界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书记刘英告诉记者,张家界澧水上游中游是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大鲵的原生态栖息地,是大鲵的老家,放流大鲵是补充大鲵野外种群最直接手段,修复水域生态的主要措施。

  刘英说,通过这几年对大鲵保护区整改,澧水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截至目前,采砂场关停,全市88个水电站拆除停止发电86个,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全力投入澧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

  “确保2020年以后,每年安排生态补偿资金不少于100万元,用于大鲵自然保护区人工增殖放流,持续巩固人工增殖放流修复成果,维护大鲵保护区的水域生态平衡。”刘英告诉记者,放鱼养水,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水的鱼是死鱼,离开鱼的水是死水。

  周训芳认为,科学放鱼,扩大鱼类种群,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才更适合大鲵的繁衍。

  记者李琼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