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的两万,现在至少值几十万吧。”9月11日,常德澧县居民陈凌立对记者说。他的父亲1954年在信用社入股2万元,现在他想把股金兑现时被泼了一瓢冷水。

  陈凌立去年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泛黄的《社员证》,持证者为他的父亲陈德君。证件页面依稀可见“澧县九区信用合作社”的印章,内页登记的内容显示,陈德君在1954年12月4日缴纳股金2万元,另缴入社费2千元。

  发现父亲留下来的“股权证”后,陈凌立跑到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咨询。工作人员告诉他,虽然“九区信用社”早已不是现在的单位,但追溯到几十年前的行政区域划分,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仍认可这笔2万元的股金。

  陈凌立很兴奋,他决定兑现股金。61年前的2万股金,现在能换多少钱?陈凌立觉得“至少几十万”。他说,十年前装修房子,请个泥工师傅一天只要30元,现在得花300元,“何况这股金过了61年。”

  不过,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他“不敢相信”,“他们说,2万股金只能兑换成2块钱,加上利息也只有3块多。”

  9月11日,记者联系上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理事长高世霞。高世霞解释,陈凌立父亲1954年缴纳2万股金,当时使用的是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的币值以万元为单位,第二套以后就以1元为单位。”高世霞说,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后,按照1万元折合成1元的比率,陈凌立父亲1954年的2万股金应计为2元。

  高世霞说,因为几十年来的经营亏损,陈凌立父亲的2万股金“没有分红”,“但为了维护老股东的利益,还是按存款利率跟他计算。”

  陈凌立请信用社工作人员计算,2元的存款利息按61年算,只有“一块九毛多”。他认为,计算当年的2万股金应考虑到物价变化,但他无法知晓当地1954年的物价情况。高世霞则表示,只能按照相关人民币政策执行,“而且按照程序,我们还要确认他的股金继承权。”

  陈凌立咨询了公证部门,办个继承权公证至少要花100元。他感到郁闷,“只能兑换3块多的话,那我不是亏大了。”

  采访中,陈凌立表示还会去“咨询咨询”,如果2万股金加上利息只能换3块多钱,他只能放弃,“还不如留个纪念”。

  记者朱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