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往往会显得比青壮年时期矮了一些,并有部分老年人的脊背似乎也不够直了,显得背“驼”了起来。虽然背“驼”后不疼不痒,但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无法挺胸抬头,限制个人日常活动的能力,蹲下捡拾东西时很不方便,使老年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在许多人看来,老年人的这类变化是一种自然退行性变。其实不然,人到老年呈现的这种弯腰背驼现象,其本质是骨质疏松。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使得骨量丢失,骨小梁变细、穿孔乃至消失,从而造成骨骼疏松、变脆,承受能力减弱,受到轻微打击就有可能引起骨折发生,称为自发性骨折。
人到老年后往往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但此时身体所承受的负荷并未减小,特别是支撑人体站立状态的负重骨如脊椎骨等,其负荷依然很大,这就会使得已疏松的骨小梁受压与破坏增加,数量亦越来越少,初期尚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影响,但长时间就有可能引起脊椎骨体发生萎缩或压缩性骨折,使人变矮,并使得背也“驼”了起来。
因此,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的背“驼”并非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骨质疏松病变,需要加以防范。防范骨质疏松需要从青壮年时期开始,主要措施是通过食物来增加钙摄入及加强户外活动,进入中老年后可根据需要加服些鱼肝油和钙片,延缓及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速度和病变程度,以提高老年时期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