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常见问题问答:
【“想吃什么身体就缺什么”,这种说法正确吗?】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非常重要。从短缺经济时代过度到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也应该跟着变化。就拿吃饭来说,现在什么都可以买得到了,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去吃了。有人说“我想吃的就是我身体需要的”。试着想一想,是为舌头的感觉而吃,还是为身体的健康而吃?前者必然会导致偏食、挑食、营养摄入不均衡。
比如以往对于植物油的观念,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炒菜油少了不香。很多人炒菜油放很多,有些宾馆里的菜都是在油里泡着的。其实,植物油的热能和动物油是一模一样的,每二两都是 900千卡热。所以很多人就是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而造成身体的肥胖和超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植物油每人每天 25克,就是半两,但是我们现在全国平均人均 44克,北京市人均 83克。以北京市为例,要将每天多吃的油耗掉的话,需慢跑一个小时,快走一个半小时。40岁以上的人每天的饮食习惯应坚持“十个网球”原则: 不超过一个网球的肉类,相当于两个网球的主食,要保证三个网球的水果,不少于四个网球的素菜。
【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脑卒中?】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别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较大变化。高盐可使血压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确认其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国民每天吃肉食的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增长较快,而且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远高于西方人,容易患有高胆固醇血症,这也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平时吃水果和蔬菜较多的人患脑卒中的机会相对较少。每天增加进食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建议:限制食盐摄入量(<6g/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 <300mg;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谷类,适量进食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等,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改变不合理的膳食习惯,通过吃谷类和鱼类(含不饱和脂肪酸)、蔬菜、豆类和坚果可以减少饱和脂肪的入量。
【为什么要适度增加体力活动来预防脑卒中?】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罹患卒中的概率明显减少。据统计,40岁后的男性积极运动比不活动的同龄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低 30%。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脑的血流量。运动能够扩 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从而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
在实践中,以每天快走
30分钟为例,罹患脑卒中的危险性可降低 30%。快走是指在
12分钟内走完 1公里的路程。增加体力活动的方法和形式有很多种,比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练太极拳等等。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每次活动的时间在 30-60分钟为宜,最好能长期坚持。
【心理问题对脑卒中发病有什么影响?】
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快了,压力大了,紧张了,许多人会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我们一直不把心理问题当作是疾病,只是认为这个人思想有问题。实际上,现在无论哪个人群,像中年人群、青少年人群等等,心理问题非常多。
患有脑卒中的人在其致病的因素中,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良的刺激,致使它产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专家提醒,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要做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找到诉苦解愁、得到安慰、劝解,排解苦闷和烦恼的方式和场所;多与他人沟通,加强人际交往,消除寂寞烦恼;应经常调整心态,充实生活,加强学习,关心自己,宽慰自己,保持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