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1月6日讯(记者 黄林)2040年,株洲将发展成什么样?《株洲市域城镇布局规划(2014-2040)》(以下简称规划)或许能给我们部分答案。去年12月31日,规划 正式向公众发布,市民只需登录市规划局官方网站,便可下载到该规划的详细文件。此外,市民还能就规划内容,在网页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亮点】
大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
规划勾勒出2040年株洲市域城镇发展格局。在空间布局上,我市将主导“一核两轴三带”发展战略。一核为株醴都市核,两轴为株醴城镇发展轴、长株炎城镇发展轴;三带为衡攸萍城镇带、衡茶吉城镇带、郴炎吉城镇带。
对比以往规划,此次规划既注重大城市发展,又关注小城镇建设,更强调城乡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株洲市区、醴陵市区和株洲县将构建株洲核心都市区;我市将培育10个县域新兴城市,实现县域崛起的战略构想。
村镇规划方面,规划提出,城镇化要扩权强镇,拟建设7个镇级市,实现小城镇自主发展;逐步提高小城镇配套水平,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带动片区发展。
根据规划,我市101个乡镇将整合为48个乡镇发展片区;另外,还将适当减少行政村,在现有1559个村中,集中建设242个中心村。
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曹阳表示,差异化资源禀赋,决定乡镇的特色化发展路径,我市将植入特色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乡镇居民点。
【实施】
规划将为新型城镇化试点服务
株洲现有市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城镇人口为236.6万,城镇化率为60.1%。根据人口总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规划预测:2040年,户籍人口为480万-500万,常住人口550万-570万,城镇人口400万-450万,城镇化率为75%-80%。
“此次规划注重人口发展,坚持城镇与乡土并重,注重城镇化质量。”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对新型城镇化已提出初步设想,如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2017年进一步放开市辖区落户限制等。这些措施实行后,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迁移。
除了战略思路,规划还提出了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即重视产业积聚效应,以产业和交通来支撑城镇化建设。未来,我市将做好加减法,减少传统环境消耗性产业,增加轨道、电子等优势技术型产业,以此提升城镇化品质,增强城镇吸引力。
市规划局局长边宁介绍,目前,株洲正在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镇化道路进一步明晰,该规划未来将有效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规划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实施,按照市域‘一盘棋’的理念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