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迟来的秋雨把湘江中路冲刷得焕然一新。10月30日下午6点,临江的一家咖啡馆,董事长刘文江端坐在沙发中。他从手机相册中翻出一张照片,指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式建筑说,“这就是我们打造的桃源县剪家溪仿古商业中心项目的一部分。明年,沅水风光游和双龙村千亩荷塘项目都将在这里陆续启动。”
作为桃源县久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常德市九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拼的刘文江,现在懂得了知识的可贵,“想要进步,就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年近知天命的他毅然选择在工作之余来长沙进修湖南大学EMBA卓越总载班。同样让他感觉到时不我待的,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重现自己家乡—剪家溪古渡口昔日的繁华,通过旅游业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剪市镇在民国年间称沅上乡,位于桃源县中部,距县城16公里。桃凌公路纵贯全境,沅水贴身流淌,流经该镇22公里,水陆交通发达。剪市镇的剪家溪古渡口,沈从文进行过描述,历史悠久,历来商贾云集,闻名省内外。小小的剪市镇在沈从文的湘西印象中,是放排人休憩的码头。在其笔下,不得不提到当地的吊脚楼。
剪家溪的吊脚楼在沈从文的文学世界里,不再只是湘西特有的建筑形式,还反映了湘西恶劣的自然环境,湘西人民的苦难历史,见证了青楼女子和水手过客的悲情狂欢。
刘文江表示,小时候他就经常听老人们提起,四十年代沈从文曾从长沙去凤凰,经过剪家溪,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过木制吊脚楼。时过境迁,这些木制吊脚楼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这段往事却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希望有一天能重建这些吊脚楼。
但通往梦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自诩脑瓜子不灵通的刘文江,高中毕业后开过拖拉机、农用车,当过税务助理(临时工),而后通过承包土木工程,个人财富得以迅速积累,但自我膨胀后,也令他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
2005年推牌九,他前后共输掉了几十万,还欠了外债几十万元,甚至把房子都抵押出去。忍无可忍的妻子选择和他离婚。
浪子回头金不换,痛定思痛后,他重振旗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赌过牌。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他的产业已经涉及旅游,房产,农业基地等项目。
“再不付诸行动,我们就老了”,刘文江说,自己的家乡“山没好山,田没好田”,还经常闹水灾,当地老百姓大都靠种田为生,普遍收入不高。如何才能带领父老乡亲奔小康,成了他当下考虑最多的事情。
经过几番调研后,他发现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既响应政府号召,又能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不久之后,打造剪家溪仿古商业中心的计划便被提上日程。
从去年3月份开始,历时10个月的建设,在其操刀下,一排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式建筑在沅水河码头,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原址上翘然伫立。
据了解,除了建设仿古商业中心。刘文江还打算在其周围一公里的范围内,打造湘西最大的荷花基地—双龙村千亩荷塘项目。而其沅水风光游项目将串联起桃花源、凌津滩水电站等景点,目前该项目已投建,摩托艇,快艇等已与广大民众见面,配套的水上宾馆已建好,目前在装修中。
“剪家溪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刘文江说他希望搭建一个投资合作平台,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剪家溪,将家乡的资源更好地挖掘,推动剪家溪更好地发展,“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