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身份称谓出现历史性转变
1469名新农民获评“职称”
至2017年全省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本报8月20日讯(记者 刘勇)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于长沙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农办、省农业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曹英华称,我省正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将来“谁来种地”的难题,去年全省已有1469名农民分别获评高、中、低3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调查显示,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目前许多地方留乡务农的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回乡务农。“谁来种地”成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培育一大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从2012年起,我省开始试点规模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逐步探索出高、中、低3级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对具有农科中专以上学历、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事适度规模经营或服务3年以上,且收入水平相当于当地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经本人申请,考核合格后由农业部门颁发认定证书。对认定的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达到更高级别标准时,可逐级或跨级晋升。此认定制度有如职称评定,使农民的身份称谓历史性转变为职业称谓。
目前,我省已有19个县市被纳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居全国前列。根据相关规划,今年全省将重点培育2万名新型职业农民,至2017年要实现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