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文物为何要拆
据长沙市文物局对外通报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情况资料显示,北正街112号在2010年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既然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现在为何又要折除? 对此,熊靖安说:“北正街112号对于地铁1号线的建设有影响,专家经论证认为该处建筑历史文物价值不是非常大,可以进行拆除。”
熊靖安说:“这次拆除北正街112号是根据黄兴北路棚改区文物保护方案,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的。经过的流程是先由建设方请有资质的文物保护公司设计出保护方案,再召开专家论证会,经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后,上报市级文物主管部门,又经过数轮讨论、修改之后,最后获得批复。目前的这一方案,形成于去年8月。”■记者 吴岱霞 实习生 杨金平
规划
还有3处文物要拆除
熊靖安介绍,黄兴北路棚户区改造,共涉及20处不可移动文物的拆除、迁移和保护,分两期进行。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一期工程,涉及9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拆除4处,均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北正街112号原长沙市运输公司职工宿舍楼(建于1954年),民主西街37号公馆(建于民国), 民主西街31号民居(建于民国),高升门巷16号公馆(建于民国)。
熊靖安说:“民主西街37号公馆由于陶侃后人提出该处为‘陶氏八邑总祠’所在地,还要再次进行专家论证,所以暂不拆除。”
3处迁移重建的不可移动文物是:菜场坪巷古井(清末古建筑,长沙市开福区场坪巷34号),高升井(古建筑,清雍正年间,长沙市开福区惜阴里106号),高升门古井(古建筑,清末,长沙市开福区高升门9号)。
2处原址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是:群力里清代古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建于1885年,长沙市开福区群力里7号), 长沙县清代学宫附属建筑古建筑(清末,长沙市开福区成功街10号)。
二期工程涉及的11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绝大多数为原址保护。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