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涌,巴陵胜状依旧;岳阳楼畔,忧乐情怀长存。一座矗立于八百里洞庭之滨的千年名楼,历经烽火狼烟与岁月涤荡,始终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内核,在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中绽放独特魅力。

广告

  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历史丰碑,更成为文旅融合、精神传承的鲜活样本,书写着“江湖胜景”与“天下情怀”交相辉映的时代篇章。

  楼阁千年:从阅军台到文化图腾息

  岳阳楼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名将鲁肃为操练水军,于洞庭湖畔筑起“阅军楼”,开启其跌宕起伏的命运。

  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在此留下诗篇,但真正让岳阳楼名垂千古的,是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滕子京重修楼阁后,范仲淹挥毫写就的《岳阳楼记》。368字的雄文,以“忧乐”精神为魂魄,将一座建筑升华为中华文化的道德坐标。

  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岳阳楼在知府张德容主持下完成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形成现存的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独特形制。

  1983年,国家斥资150万元对其进行落架大修。

  岳阳文史研究者张峥嵘说,这是岳阳楼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大修。此次维修遵循“整旧如旧”原则,保留了清代的建筑结构与工艺精髓。

  参加大修的工人来自洞庭湖畔,由有50年古建筑经验的老木工李细清担任主墨师。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均派出技术人员现场协助工作。

  落架整修阶段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原则,分类分层分向编号摆放,落架拆下木构件4万多件、琉璃和石构件6万多件。经过技术人员鉴定,分别采取保留原件、修补翻新和复制斢换三项措施,使55%以上的古代材料得到保存。4万多木构件中保留使用2万余件,修补翻新2040余件,复制斢换1.8万余件。

  在落架拆除时发现,主楼西边一檐口枋兵书花头背面刻有“大清光绪六年五月十三日旦”十二字,为现存岳阳楼的建筑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1984年1月,历时10个月,岳阳楼重新组装完毕。当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大修后的岳阳楼,重放异彩,再现飞檐盔顶、红墙黄瓦的古朴雄姿,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活化石”。

  为让大修成果惠及后世,岳阳楼于1996、2003、2006、2010、2019年进行保养性修缮。2006年岳阳楼新景区扩建,新增“五朝楼观”微缩铜楼群等景观,新老景区融为一体,成为长江中下游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精品旅游区。

  如今,登楼远眺,仍可见“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气象,飞檐斗拱间凝结的榫卯智慧与力学之美,令人叹服古人匠心。

  精神赓续:忧乐情怀的当代诠释

  登岳阳楼,既在登高望远之风光,更要细品其内质。

  进入主楼门口,映入眼帘的是窦垿102字的长联;一二三层厅中挂有李白、吴獬等历代文人撰写的楹联 11 副;三层厅内悬有毛泽东书杜甫《登岳阳楼》诗屏,气韵生动,龙飞凤舞,皆为传世珍品,更显其历史光辉和文化气息。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清代巴陵知县陈大纲的这副楹联,道出岳阳楼超越时空的精神内核。

  近年来,岳阳以“忧乐精神”为文化基因,将其融入城市治理、教育实践与民生工程,让传统价值观焕发时代生机。

  依托屈原、岳阳楼、古琴3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与“江豚、麋鹿、候鸟、熊猫”4张生态名片,岳阳推进“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区。

  “背诵《岳阳楼记》,免费游景区!”自2013年起,岳阳楼推出“背记免票”活动,吸引无数游客挑战。在背记亭前,孩童朗声诵读,老者闭目沉吟,经典文本通过口耳相传,化为流动的文化血脉。

  2023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将《岳阳楼记》诞生的农历九月十五定为“岳阳楼日”,每年举办万人吟诵、主题征文、文创大赛等活动,赋予千古名楼新的时代内涵。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2024年“岳阳楼日”活动现场,978名市民、师生与嘉宾齐声诵读《岳阳楼记》,声震洞庭,仿佛与千年前的范仲淹隔空对话,历史与现实在此刻共鸣。

  主题征文、非遗工坊体验等活动,让“忧乐精神”从课本走入市井,成为市民生活的精神坐标。

  更令人瞩目的是,新国风环境式巴陵戏《岳阳楼记》的创排。该剧以求记人、写记人、书记人、刻记人为主线,讲述滕子京向范仲淹求记的故事,在30分钟内全方位地展示《岳阳楼记》的由来以及全貌,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舞美结合,将《岳阳楼记》的文学美学转变为舞台艺术美学,为现场观众呈现出一台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让观众在虚实相生的场景中感受“忧乐情怀”的永恒魅力。

  “通过新国风环境式的表演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歌舞和巴陵戏为艺术载体,面向全国观众、面向年轻一代。”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院长、巴陵戏《岳阳楼记》出品人喻存远表示,这是一次对巴陵戏的创新,也是一次对于《岳阳楼记》的新形式改编探索,让受众对《岳阳楼记》诞生故事有了沉浸式体验和了解,也寓教于乐地传播了岳阳本土文化,助力岳阳文化旅游发展。

  以岳阳楼古建筑这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为物理构件,以“忧乐精神”为图腾,岳阳昂首湖湘、阔步中华。

  文旅破圈:古楼新韵的创意表达

  漫步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59处明清建筑与13条传统街巷经“修旧如旧”改造,重现商贸繁盛、渔市喧嚣的巴陵旧影。

  汴河街的青石板路、五朝楼观的建筑群、双公祠的楹联墨宝,串联起“市井生活老照片,江湖名城新客厅”的独特魅力。

  岳阳市城投集团作为岳阳楼景区运营的核心力量,始终在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中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该集团通过科学管理、业态升级、惠民服务与安全护航,先后完成岳阳楼景区的一楼两亭油饰维护保养、“五朝楼观”水系维修、夜间景观亮化、雾森系统等工程,推动千年名楼焕发新生。

  自2021年岳阳楼景区试点夜间开放以来,“夜游岳阳楼”迅速成为网红打卡项目。古韵舞蹈、国潮汉服秀、茶艺表演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在灯火璀璨中感受“忧乐精神”的千年回响。

  春日,洞庭湖畔,建设者干劲十足,机械繁忙作业,岳阳楼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配套设施提质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加速推进。

  2025年,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花落岳阳。岳阳市城投集团启动岳阳楼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配套设施提质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为古楼注入新活力。

  该项目位于岳阳楼景区东侧及北侧,包括景区北入口及廊亭步道改造、点将台区域改造、景区东侧局部环境整治等内容。

  岳阳市城投集团负责人表示:“既要抢抓进度,更要守住质量与文脉,让每个项目都成为传承忧乐精神的载体。”

  今日岳阳楼,古老与现代交织,精神与产业共舞。岳阳楼景区从0.5平方公里扩展至1.3平方公里,跻身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等名楼结盟,共推“中国名楼”文化矩阵;《岳阳楼记》诞生978周年之际,“忧乐岳阳楼”系列剪纸被作为“市礼”馈赠国际友邦,剪纸艺术与忧乐精神共同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桥梁;2025年,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国际古琴艺术季等活动将落地岳阳,千年名楼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这座千年古城以“江湖胜景”为笔,“忧乐精神”为墨,绘就文旅融合的“诗画长卷”。

  来源:文旅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