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医说真话:孩子的身高,大概率在青春期前就定了

中医说真话:孩子的身高,大概率在青春期前就定了
2025年03月27日 10:12 新浪湖南

  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觉得,长高是青春期的事儿,前期矮点没关系,等到青春期自然就“蹿”上去了。但真相是,青春期已经是孩子长高的最后机会了,而且这个阶段的时间有限,长高也有“天花板”。

    青春期:长高的最后冲刺

  当女孩出现乳房发育,男孩睾丸>4ml,则意味着孩子进入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身高增长会经历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并不是一直处于“猛长期”。

  当男孩开始长喉结、变声,女孩来月经时,就意味着进入了青春期的中后期,身高增长的速度会逐渐放缓。

  如果孩子的骨龄偏大,生长时间还会被进一步压缩。更有些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明显的“猛长期”,身高不知不觉就定型了,最终错过了理想的身高。

  长高如学,基础是关键

  我们可以把长高比作学习。

  想要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光靠最后两年突击是不行的,必须从小学打好基础。同样的道理,想要孩子长得高,青春期前的阶段至关重要。

  只有在早期打好基础,才能为青春期的冲刺提供足够的“燃料”。

    10个月就来看助长门诊?

  是不是太早了?真相你可能想不到!

  当10个月的朵朵,被家长带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李雪冰医生的诊室时,旁边的家长们都有些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开始看助长门诊了?是不是有点过度医疗了?” 

  毕竟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青春期孩子长得快,把握好青春期就能逆风翻盘,身高干预青春期开始就行了。”

  这种观点大错特错!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受到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生长发育的早期,身体的生长潜力最大,可塑性也最强。如果等到青春期才开始干预,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已经相对较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婴儿期:长高的“黄金期”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 出生后第一年,孩子平均能长高25厘米(1岁时达到75cm);
  • 第二年,平均能长高10-12厘米(2岁时达到87cm)。

  这个增长速度,远高于青春期的身高增长水平!所以,越早发现问题,越早干预,效果越好。等到青春期再“临时抱佛脚”,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

  • 肾主骨生髓,决定骨骼的生长发育;
  • 脾主肌肉四肢,影响孩子的体格和营养吸收;
  • 肝藏血主筋骨,肝血充足与否影响筋骨的生长。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比如中药、敷贴、推拿、药浴等,可以健脾和胃、补肾益髓、疏肝理气,从而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

  朵朵的故事:10个月开始干预,3个月长高6厘米

  我们来看看朵朵的情况。10个月的朵朵,从4个月大开始奶粉喂养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就开始放缓。中医儿科李雪冰医生在询问饮食情况时发现,朵朵的食欲不太好,大便偏稀且颜色发绿。

  经过诊断,李医生认为朵朵属于脾胃气虚,并给她开了中药四君子汤加减,同时建议坚持小儿推拿治疗。

  此外,朵朵之前有湿疹病史,李医生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结果发现,朵朵对牛奶过敏。于是,李医生建议回避牛奶蛋白,改用氨基酸奶粉喂养,并继续中医综合治疗。3个月后,朵朵的身高增长了6厘米,接近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P50),体重也明显增加。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身高问题不着急。但其实,婴儿期和幼儿期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身高增长潜力最大。等到青春期,虽然也有长高的机会,但时间和空间都已经有限。

    中医助长:温和调理,激发潜能

  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的中医儿科助长门诊,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中医助长系统方案,帮助许多孩子实现了身高的显著增长。

  与生长激素等外部干预手段不同,中医助长通过助长膏方、辨证施膳、小儿推拿、穴位敷贴、药浴等温和手段,循序渐进地激发孩子自身的生长潜能,避免了潜在副作用。

  对于不便频繁来院的家庭,我们还特别设计了居家调理方案,操作简单,效果不打折。即使不能定期来医院,也能确保调理的连续性和效果,让孩子在家也能享受专业的助长调理。

  孩子的身高,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他们未来的自信和健康。青春期前的身高基础越高,最终身高往往越理想。

  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缓慢,或者有其他的生长发育问题,别犹豫,尽早带孩子去看医生。通过科学的干预和调理,完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避免留下遗憾。(通讯员:黄倩)

  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责任编辑:王宇婕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