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现象一:国考报名首日网站半瘫 国税海关现千人一岗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第一天,早8点开始,众多考生登录报名网站(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巨大的浏览量让网站频频“卡壳”,部分报名者因网络拥堵而一度无法注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报名者告诉记者,从8点45分开始,报名系统就非常拥堵,打开系统非常慢。 [详细]

现象二:国考报考首日 辽宁多部门零报名

此次国考涉辽职位中,辽宁省国家税务局、沈阳铁路公安局、大连国税局等是招录大户,报名首日三个部门的报名人数也最多。与辽宁国税、沈铁公安等部门报名的火爆相比,辽宁多个部门可谓冷清,首日报名人数甚至为零。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招录的38个职位中,有29个报考人数为零。辽宁省地震局两个职位报名人数为零,沈阳海关也无人报考。[详细]

公务员热高烧不退的原因

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体制内分套房

近年来,在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老百姓生活的安全感并未与收入同步增长。恰恰相反,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担心收入下降、担心丢工作、担心养老生病等焦虑心理,在人群中十分普遍。越来越多大学生不仅热衷考公务员,他们在择业时,也普遍更加注重工作的福利待遇,而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爱好与工作的匹配性,及工作强度、环境、人际关系等其他软要素,关注度都在不断下降。[详细]

就业形势艰难导致“国考热”

在一直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专家熊丙奇先生看来,“国考热”更多的是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考公务员目前是正常现象,因为就业难,任何一个机会大家都会选择。‘国考’大家很关注,报考的数量大家可以知道是多少,但其他的企业招聘报考人数不公开,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人应聘,其实一个岗位几百人报考是很普遍的。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国考热’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就业难,只有从根本上缓解就业难,才能解决某些岗位热门的情况。”

熊丙奇指出,按照官方统计,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约为70%,也就是说,到了每年6月,至少有30%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学生没有挑选的余地。[详细]

“拼爹”现象盛行,公务员考试相对公平

 持续“高温”的“公务员热”,不该成为一种常态。不过,万千学子觅“封侯”,实际上有着诸多现实原因,那种将年轻人追逐体制内工作的现象,简单地归为“受主流社会价值观引导”抑或“创新和打拼精神的缺乏”,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今社会,国考是相对公平的一个就业机会。在这个“拼爹”现象盛行的年代,公务员考试相对公平,权力寻租等现象相对较少。[详细]

从“国考热”现象中读出什么

“国考热”是对政治、社会、经济生态失衡的警示

“国考族”中的“考霸”有肺腑之言:“死也要死在体制里”。公务员这个“饭碗”不但是最有保障的“铁饭碗”,而且是最值钱的“金饭碗”,薪酬优厚、福利诱人且无风险,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能以一顶三,而放眼各行各业,有哪个行当可与公务员作“性价比”?即使只是从实现自身价值而言,当大学毕业生发现除了走仕途,其它领域能实现自身价值的空间不是广阔了而是萎缩了,当然只能奔“国考”了。[详细]

国考热背后的社会转型之痛

有人说:“读书、考试、做官,本是古代社会的精英之路;而放在现代社会,社会栋梁醉心公考,被绑架的不仅仅是精英的成才之道,也是国家的未来。”确实如此,不断加温的国考热,实质上是在不断强化公务员所享权力利益与各种福利保障的正当性,它会进一步加重官僚主义,增加对既得利益与秩序的维护,阻碍官员选拔从“考官”向“选官”进步,阻碍政府从管理向服务转型。

社会转型不妨从官员转型开始,去掉公务员身上的权力附加值,去掉考上公务员就进入了官员的既定轨道,社会精英将有他们自己的坚定与清醒,不仅国考热可以降温,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也会回归,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就顺理成章了。[详细]

公务员最终应该回归到普通职业上来

首先须消除公务员与其他职业存在的双轨制

2012年10月的《中国青年》杂志曾提供了一组数据:在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榜单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

在美国,由于工薪与待遇偏低,大多数人并不把公务员看做理想的职业,普通公务员的收入要比医生、律师甚至私企员工等都要低;英国对公务员的标准很高,但大多数的公务员福利并不高,而且会面临削减工作岗位、缴纳更多养老保险等风险;法国公务员的福利与企业没有多少区别,一般刚进入政府的公务员工资,要比企业工人工资低很多。

然而,在我国,公务员有福利分房,有公费医疗,有优厚养老金,不会有裁员、辞退的危险,在许多报考者眼中,成为公务员就等于进入保险箱,公务员可以说是现今唯一可以被称为“铁饭碗”的职业。

专家认为,在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设计上存在高人一等现象,这决定了其具有先天优势。因此,近些年,相关部门也在推进一系列改革,试图消除公务员与其他职业在多方面存在的双轨制。[详细]

国考应既遵循“优胜劣汰”,也享受“统一平等”

 “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轻人,都挤着想去做公务员,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日前表示,“政府机构不是给年轻人的,这低估了他们的能力,是大材小用,也浪费了社会花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成本。”

据此前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而这样选择的理由主要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待遇福利优”、“工作稳定轻松”。

而公务员职业之所以能成为铁饭碗,追根溯源又在于公务员所司职的政府公共服务,实际上还并未真正充分到位、完全名副其实,同时公务员手中的公共权力,也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真正“被关进制度的笼子”。

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争做公务员”所构成的“浪费”,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配置意义上的“浪费”,更是一种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权力配置监督上的“不到位”。要根本改变这种“浪费”,出路显然不在于对年轻人进行道德说教,而更在于,必须让政府公共服务和相应公共权力真正到位归位,进而最终让公务员职业彻底回归成为一个普通正常的社会职业,一个既遵循“优胜劣汰”的正常职业逻辑,也同时享受“统一平等”的正常职业待遇,无法凭借“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待遇福利优”来诱人的普通饭碗。[详细]

     如果说有朝一日,当“国考”降温为一种普通的职业考试之时,那么一定也是制度的缺陷被修复,体制不再有“铁合金饭碗”的诱惑之时。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