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义乌5名留守儿童溺亡江中 年纪最小者仅6岁

 胡成刚,6岁;易宏杰,7岁; 任文平,10岁;姜涛,10岁;柳俊涛,11岁。8月7日下午,义乌江东街道东上村的5个男孩一起出去玩,迟迟未归。焦急的家长发动村民和亲戚,数百人出门寻找。昨天凌晨4点,噩耗传来,5个孩子在村外三四百米的南江里被发现,全部溺亡。 [详细]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超6000万 面临性侵溺水等威胁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占所有农村儿童比重达37.7%,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为21.9%。与2005年全国1%抽样的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人,增幅为4.1%。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容易受到伤害。[详细]

农村留守儿童“溺亡”之殇

我国每年3.2万儿童死于溺水 农村孩子溺亡数量是城市5倍

根据我国卫计委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而儿童溺水人数占到了总数的56.04%。从每一起溺水事件来看,出事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在外打工,仅由隔辈的爷爷奶奶或者祖父祖母照看。喜欢玩水,这是孩子的天性,到了盛夏,炎热难耐,农村又没有孩子们纳凉娱乐的地方,即使年迈力衰的留守老人寸步不离孩子,也难盯住孩子不奔向江河池塘戏水。 [详细]

5名留守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年轻人救援

江西,宜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李细秀老人的五个孙子孙女,同时溺亡于村后的一口水塘。出事时,李细秀得到孙子报信,急忙向村里人求救,然而,却没有找到一个能下水救人的年轻人。“现在想,有些事情可能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兄弟不出去打工,怎么还债,孩子上学的钱又怎么办?”

村民非常能理解王家人的心情,“我也在宜春打工,除了在村里种地,我也尝试过养鸭、养鱼,都不如在城市打工挣钱多。因为不在家,所以才感觉到家的好。我会让孩子自己选择未来的路,是否进城(打工)不重要,只要有个完整的家。”[详细]

留守老人疏忽致3孙子溺亡 儿子与其断绝关系

江西鄱阳县响水滩的留守老人盛兰花的3个孙子,因看守疏忽,两个孙儿和一位孙女结伴跑到河边游泳不幸溺亡,随后盛兰花老夫妇受到儿子的埋怨,儿子拒绝父母的探望,也不再赡养老人,而老人自己也背负起了良心债,身体每况欲下,精神恍惚。

孩子出事了,作为代管的留守老人,其伤心不会比孩子的父母少,然而他们还承受了更多的良心自责。出事后孩子父母的冷酷表现,更是令老人不堪承受。孩子的父母有错,这是很直接的过,更深层次的是社会教育资源有限,不够公平的错。无论如何,我们期望看到的是孩子健康安全成长与留守老人安享晚年同现的和谐画面。[详细]

留守儿童溺亡事故多发,原因在哪?

我国农村已“空心化”,多水区缺少正常人口流动

当前,“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留守农村妇女、儿童、老人)构成了农村日常生活的主流人口。如此一来,让老幼妇孺独自承担各种问题,自救能力的降低,风险高发则是难免。譬如以上两例留守悲剧,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孩子们不是由他们有心无力的祖辈监护,如果村子里有正常的人口流动,不敢说悲剧不会发生,但找不到年轻人救援、直至尸体浮出水面才发现溺亡的情况还会出现吗?[详细]

一起事故多名儿童溺亡:牵手救人敲响安全教育警钟

“灰太狼烧伤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说孩子们傻,怎么会让人绑在树上烧呢?但是,笔者却感到痛心,玩火做游戏只说明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是如此之差,本应在幼儿园就学到的本领却到了小学依然懵懂。紧跟其后的“溺亡事件”证实了这种想法。手拉手于水中救人,非常危险。救援专家告诉我们,大家平时觉得手拉手比较稳固,可是一遇到水,手非常湿滑,非常容易脱手,而且手保持一个有效握力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手拉手下水救人就是玩命。因此,用这种方法救人,虽然精神崇高,但救人而不讲求方式方法,肯定会险及自身。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都非常可贵,为了救人而舍身取义,酿成更大悲剧,这是更加令人痛心的,非常不足取。

防灾减灾、安全救援方面的教育,实际上是生命教育,教会人们在灾难时刻帮助自己和他人如何逃生。[详细]

溺水成亚洲儿童头号杀手 多水之地缺乏有效监护

儿童安全联盟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布的《儿童溺水——在亚洲中低收入国家近年出现的儿童致死主要原因》报告中提到,约90%的1-4岁幼儿溺水地点在离家100米之内,其中有47%是在离家只有10米内的地方溺亡。在亚洲溺亡的儿童中,1到4岁初学走路的幼儿占到将近一半。这是因为当他们的母亲在忙着做家务的时候,缺乏安全意识的1-4岁的孩子更容易走离原地。这个年纪的孩子母亲往往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会走路,另外可能经常会认为孩子正由其他人照看着。还有一个风险因素就是,这一年纪的幼儿可能会在一桶水里或者无人监视的小水域溺亡。

 儿童长到5岁以上后,如果会游泳那么溺亡的概率就很低了。然而,5岁多的儿童真正会游泳的并不多,因此5-9岁的学龄儿童溺亡人数占到了总溺亡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孟加拉国,4岁以上溺水儿童中不会游泳的占86%。因此,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学会游泳十分重要,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更喜欢探索和冒险。围栏或监管也难以阻止他们进入水域探索的欲望。[详细]

我们能为留守儿童做些什么?

游泳课入中小学生课堂 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安全意识

近年来,学生溺水事故频频发生,已经成了家长和教师的心头之患,每一次如花的生命沉没水中,都是社会不能承受之痛。也因此,学校开设游泳课的呼声一直很高,避免溺亡悲剧的发生,堵的同时也要好好疏导,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固然重要,但若能让孩子学会游泳,则能在关键时刻救孩子一命,也能避免事故发生,何乐而不为?

堵不如疏 江西建“乡村游泳池”每年夏天免费开放

在很多城市都没有免费对孩子进行游泳培训,免费开放游泳池的情况下,江西省高安市独城镇三皇太平村看到,该村建成的该市首个“乡村游泳池”,每年夏天免费对外开放,让村里儿童在尽情畅享酷暑中难得清凉的同时,更有了安全的保障。炎炎酷暑,全国各地不时传来儿童或成人溺亡的消息。让儿童或大人不下水吗?那是因噎废食。堵不如疏,高安建成首个“乡村游泳池”,每年夏天免费对外开放,就是传递正能量的良好范例,值得学习推广。[详细]

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

医好留守之殇的治本良药,无疑是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这也是绝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最大的心愿。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着力提高人的城镇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步,是尽快拆除户籍藩篱,实现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等各项制度和福利均等化。只有扎实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的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地向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放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家庭才能实现骨肉团圆。

城镇化就像一列高铁,风驰电掣,铿锵前行。但是,“跑太快了,不要落下灵魂!”人的城镇化就是城镇化的“魂”。“魂”跟上了,城镇化进程中,类似留守儿童溺亡的悲剧就会少一些。[详细]

     一个社会的未来,必须由城乡孩子的人生幸福共同来奠定。亏欠了孩子,就是亏欠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前途,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不负责任。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