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载入中...
新浪湖南首页|新浪湖南新闻频道|@湖南头条新闻|@湖南身边事|专题策划/制作:@逸馨猪宝宝|设计:@乌乌梨| 图片来源:湖南日报/郭立亮|

坚守地下25年

 

  摄影手记:湖南日报/郭立亮

 

在湖南省宜章县杨梅山镇矿区,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地下阴河水电站。25年来,深藏于地下380米(垂直距离)的水电站,在一批又一批职工的坚守下,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着人们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电能。

 

 站内环境恶劣致多名职工患病

 

 发电站里,湿度比较重,职工患风湿,几乎是没办法避免的。而且机器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职工平时在一起说话,都要嘴巴对住耳朵。职工要与外界的联络,就只有通过固定电话,平常除了看书看报打发时间,就只能看看影碟,不过也仅限于看画面和字幕,因为实在太吵。

 

因为长期的地下工作,现在许多职工都患上了职业病,大多数人都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风湿病和关节炎,每个月都要靠吃药来维系。

 

 职工每班要上24小时,二人一组轮流值班。每值完一次班,要休息两天才基本上能够恢复正常。而欧资平站长和其他维修人员还会不定期地下来值班巡检,解决发电机组出现的各种故障。

 

地下体验工作后浑身湿透

 

2014年8月31日上午,欧资平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和交班职工赵湘平在菜市场买了一点菜,然后和其他工友来到电站地面机房做准备工作。当日在水电站值班的是楚智和陈志平。

 

楚智可以说是水电站的元老,是一名退伍兵,他从电站投产至今,已工作了25年。他告诉我,他的工作是负责看守和维护机组、仪表,岗位一刻也离不了人。因为进出水电站极其不便,每个班的工作时间均为24个小时,工作期间,吃饭、休息都在电站内。除了机房温度高外,让他觉得难受的,是这里湿气太重,噪音太大。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同样的感受。

 

临近中午,忙着张罗午饭,我注意到,洗菜用的是钟乳石滴下的水,一旁的水中矿物质含量过高,不能使用,而钟乳石的水含量相对低些,但也只限于洗脸和淘米洗菜,平常喝的水,还得从外面带矿泉水进来。

 

下午,我乘坐小电车回到地面,在地下工作时衣服一身湿透,外面的阳光照在身上十分的舒服。

 

水电站的贡献与其面临的困惑

 

地下河水电站的守护者十分自豪。它是现在中国自然通风巷道最长,距离最远的隧道。老一辈矿山职工们用血汗凿石建成了水电站,如今水电站职工们克服极端恶劣的环境,悉心守护,完成对外供电任务。至今,水电站已经累计发电近17000万万度电。

 

  2000年,由于矿山资源枯竭破产倒闭,水电站并入宜章县鑫洋水电厂,被移交挂靠县经信局,独立运营自负营亏。目前,水电站地下一线职工18人,地面7人。其中有党员8人,12人是部队复员老兵。每月工资仅1600元左右。

 

欧站长说:电站改制后,由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效益得不到保障。但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不流失,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用电的供应,为了这份责任和工作情感,许多老职工选择了坚守。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老职工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日下,新的职工又觉得工资低,条件艰苦不愿意来。

 

目前,水电站发电设备严重老化,供需关系不顺畅,资金入不敷出,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扶持,能让电站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4年5月26日,宜章县县委书记欧阳锋来到杨梅山镇,深入地下发电站,实地了解了企业运行和职工地下工作生活情况,并举行“夜话”活动。已筹措资金30多万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但是对于水电站来说,这仍然是杯水车薪,还有许多遗留问题需要解决,欧站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