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载入中...

沅水河殇:消失的千年古镇

 

图文:旷惠民

    1971年7月,7岁的我跟随父母从内蒙古搬迁到湘西三线工厂,从辽阔的大草原来到湘西的崇山峻岭生活,在这片充满神奇与故事的土地上度过了少年时代。18岁那年我踏上了北上求学之路,湘西的一切仍然充斥着我的记忆,那奔腾的沅水,江上飘过的排工号子,热闹的河街集市,沧桑的老街码头,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千百年来,沅水推动了湘西经济文化的发展。新中国建立至今,沅水流域已建成9个水电站。托口水电站是这条河上的收官之作,也是湖南省在建水电站中规模最大、建期最长、移民最集中的一座。如今水电站已经建成蓄水,托口,这个因沅水流过而生的千年古镇永沉江底。

 

   从2009年起,我开始拍摄即将消亡的托口古镇专题,用相机记录下托口古老生活方式的破碎、繁华河街集市的衰落、众多豪宅大院和宗祠庙宇的破败,以及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与习俗,用相机去追忆少年时代的记忆。

 

  曾经“靠水吃水”的人们

 

   2012年5月10日早晨,大雾笼罩着沅水,10米之外便无法看清河面的景色。站在托口万寿宫宽阔的老码头边,美丽的沅水被无情的钢铁机械挖得遍体鳞伤,宽阔的河面上处处卵石成山,我能听见的,只有挖沙船抛弃河卵石发出的碰撞声,这些昼夜不息的声音,交汇成了托口古镇最后的挽歌。

 

  迷雾中,一艘木船慢慢靠岸,船头站着十几只鹭鸶,伸着长长的脖子,扑动着黑色的翅膀,“哇、哇”地叫着。船主张福贵,原本住在附近的罗岩村,由于儿子在托口读初中,他就和妻子在托口古镇租了一套老房子,陪孩子读书,并带着一群鹭鸶起早贪黑地在河里打鱼谋生。

 

   张福贵在江面飘荡了20多年。他说,小时候经常和父亲在沅水打鱼,那时的河上没有挖沙船,水质清澈见底,经常能看见4米多深的地方有成群的鱼儿来回游动。有时,若手脚敏捷,在船边伸手还可抓到鱼。

 

   交谈中,张福贵还向我讲起了他爷爷的故事。他的爷爷是一位排工,也就是在水上运输木排的工人。由于托口曾是湖南、贵州两地木材商贩聚集交易的地方,交易后的木材被重新编扎成大排筏,经洪江、安江、溆浦、辰溪、沅陵,到达常德,进洞庭转入长江,再运往湖北武汉甚至上海。那时,粗大的竹缆绑着五六层厚、几百立方米的大排筏驶出古镇,气势壮观。讲完爷爷在沅水闯荡的故事,张福贵低下了头。尽管那时生活艰辛,奔流的江水还能让人养家糊口。但如今,在沅水打鱼谋生的日子就要走到尽头,他一脸茫然,不知道新的出路在哪里。

 

  托口老街马上就要变成宽阔的“西海”了

 

   2014年2月4日,立春。走进福音堂诊所就看见几位男子躺在病床上输液。杨医生说:“托口人太辛苦了,春节还在忙着建新房”。他指着64岁的唐自凡说:“老唐15岁就在河里放排谋生,那时一天只攒到5角钱。从托口放排到洪江往返要10天时间,不吃不喝才得5元钱。他24岁结婚时在父母帮助下建起了60平米的木房。45岁那年,扩建成了280平米的楼房,本来可以安度晚年又遇上了移民拆迁,才补偿十多万要贷款才能建起新房。他把补偿款分给了两个女儿,只能轮流居住在她们家中。今年春节为了多找几个钱,他帮别人看守挖沙船。河边风大天冷,没有休息好病倒了”。唐自凡戴上老花镜低着头出神的翻看着我拍摄的老街赶场照片,眼中渐渐的充满了泪水。老唐说:“街上贴了很多公告,2月8日水电站就要关闸蓄水了。托口老街马上就要变成宽阔的“西海”了,家里的桔园和菜地也会被淹掉,挖沙船没有用武之地了。以后我们这些泥腿子想找钱会更加难。人老了,时代变了,我们不中用了”。

 

  2月5日凌晨4点,我被搬家的鞭炮声吵的无法入睡便起床去粟家拍摄婚礼。粟勇,2002年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一个人在外地拼搏了11年,现在浙江台州一家磨具厂工作。今年春节利用假期回家举办婚礼。他说:“家里原来在托口老镇建设街有一栋一百多平米的楼房,因为是老居民楼所以拆迁补偿不到十万元。在新镇建起的楼房大概用了三四十万元。托口很多人家建房都要靠贷款,拆迁补偿太低了。今天的婚礼女方家没有要彩礼,但布置新房、举办婚宴要用五万多元。我在外面做模具钳工,一年下来能攒个六七万。妈妈在家开了个快餐店,婚后的妻子可以在家里帮忙。我的同学都在外面打工,托口人建新家太需要钱了”。

 

   我问他:“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托口老街和新街吗?” 他想了一下说:“老街,是儿时的乐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新街,也许是回来的太少,感觉很陌生,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小时候街坊邻居和睦相处,每逢赶集一定要去吃碗凉粉和米豆腐。可惜现在都没有那种家乡的感觉,一切都变了”。

 

  2月12日粟勇就离开了新婚妻子去了浙江工厂。后来他给我留言:谢谢您发给我这些婚礼照片,我会珍藏。今年要努力工作多攒点钱来还家里的贷款,还要挤时间去考个驾照。是上帝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感谢你拍摄下了托口古镇和老街上人们的生活。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幸福安康!

 

   水电站终于关闸蓄水

 

   2014年2月8日晚,网上转发了红网关于“托口水电站胜利关闸蓄水”的新闻稿。文章这样写道:“2月8日上午9点28分,随着导流洞封堵闸门缓缓放下,湖南省洪江市托口水电站胜利下闸蓄水。这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节点成效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预示着电站首台机组将于半月后投产发电。托口水电站是沅水流域开发的最后一座大型电站。该电站项目2003年正式启动,2005年3月副坝开工,2008年4月完成项目核准,2009年9月主坝开工,总投资95亿元,建成发电后,年创税收约1.5亿元。水库正常蓄水位达250.2米,库容12.49亿立方,水域总面积48.86平方公里。库区涉及湖南省洪江、会同、芷江以及贵州省天柱三县一市,需搬迁人口4.2万人。

 

  截至目前,库区235米线下移民搬迁全部完成,顺利通过国家蓄水验收;枢纽工程完成土石方开挖800万立方米、回填56万立方米;托口水电站坝前水面面积在省内仅次于洞庭湖 ... ...”

 

  当晚我询问了托口的朋友,他们说关闸后河水还没有淹没老街,一些淘金的挖机仍然在老街挖沙作业。2月9日晚我收来:“大水终于来了,老街淹没了。新“西海”的出现让人惊讶,水里有蛇与青蛙相抱求生的景象。两台挖机没有及时上来被大水淹没… …。”

 

  2014年2月14日,元宵节。托口涨水后的第一个赶集日,太阳终于露出了红红的脸庞,大地铺上了白霜,水边的枯树上落满了鸣叫的鸟儿。托口镇边聚集着“观海”的人群。往日热闹的老码头、繁华的河街集市、高大的古建筑群、成片的桔园已经彻底的熔解在白色的晨雾中。

 

   一位老人问身边开车来看涨水的中年人:“这水还会退吗”?那位中年人苦笑了一下说:“这水是财富,放下去就是钱啊”。老人皱着眉头转身离开,那首由蒋大为演唱的《金光大道》主题歌飘荡在西海边。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我赶起那个大车出了庄哎,哎咳哟……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哎咳哟,哎……

 

   衷心祝愿托口人民在“西海”天地间创造出一个能安居乐业的新家园,也希望那些被各种困难困扰的人们生活越来越好。

 

新浪湖南首页|新浪湖南新闻频道|@湖南头条新闻|专题策划/制作:@盼坨|设计:@乌乌梨| 图片来源:新浪图片|摄影:旷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