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载入中...

阳红光:不能忘记这群“红小鬼”

 

文|马俊岩

 

【摄影师】阳红光是湖南平江人,从警30余年,业余时间喜欢摄影,是湖南公安摄影协会主席。2012年,他拍摄了一组平江失散老红军肖像,将于8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阳红光是湖南平江人。平江是块红色的土地,1928年爆发了彪炳历史的平江起义,此后共走出了52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在上大学以前,阳红光一直生活在平江,记忆中,平江的百姓真诚朴实,有很多老红军。小时候,他经常听老红军讲当年的故事,内心对他们油然生敬意。

 

自从喜欢摄影后,阳红光先是拍一些城市和山川的风光,但总感觉缺点什么。“缺的是人文”,在摄影老师的提醒下,阳红光在长沙市里拍摄了一组《立交桥下的剃头挑子》,“我很有感触,在长沙这样现代化的城市里,立交桥下还有剃头挑子在那里给别人理发,一个很现代,一个很土。这些乡下来的剃头匠十几年一直在那里讨生活。”

 

拍摄完这组《立交桥下的剃头挑子》,阳红光想到了家乡,家乡里的那些曾经手执大刀、肩扛红缨枪的老红军。他找到民政局咨询,民政局告诉他平江现在还有24个老红军,并给了他名单,最大的101岁,最年轻的88岁。于是,2012年的夏天至2013年夏天,每个周末,或者其他有空的时候,阳红光带着他的摄制小组都会走进山沟沟,记录他眼中的老红军。湖南省知名摄影家欧阳星凯、张黎明、谢子龙都给予援手。

 

 失散老红军是一个特殊群体。当年,他们参加革命时,都是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跟着父辈、兄长参加红军(其父辈、兄长大多牺牲)他们中有侦察兵、通讯兵、号手、敢死队员、伤兵护理员……。他们多数人在战斗中负伤被安置疗伤,有的在部队突围时被敌人打散,有的得了重病寄养在老乡家治病,有的被敌人俘虏受尽严刑,坚贞不屈,国共合作时获释。他们都与部队失散。后来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回到平江老家。回家的路很艰辛,有一个人甚至在半路上当了小和尚。

 

此后,这些人在平江生儿育女,吃粗茶淡饭,解放后不少人当了基层干部。直到1983年,政府开始关注这个群体,每年给一些生活补助。现在,这批失散老红军每人每年能收到一万多块钱的补助。据湖南省民政部门的统计,1983 年,湖南省共有失散老红军3386 人,其中平江县808 人;至2012 年8 月拍摄时,全省尚存96 人,平江县仅存24 人(注:至此次展览时又逝去4 人)。

 

阳红光逐一找到他们,为他们拍正面大幅肖像、拍全家福,采访并录制视频。他用4×5座机拍摄,用自然光,纯白背景。策展人顾铮说:“阳红光拍摄的手法,能细微地刻画这些红军老战士的精神与人格,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如同英雄功臣般的视觉待遇。”

 

有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有拍过照,阳红光把拍的全家福都冲洗好送给他们,他跟他们很快成了朋友,有的人家他去过六七次。在拍摄过程中,阳红光跟老红军们聊天,问他们“记得当年吗?”有的人记性好,还记得哪场战役负的伤,哪场战役被打散了。有的人还记得当年唱的歌曲,有人能用拐杖做砍大刀的姿势,有的还能打白虎拳。

 

据阳红光的调查,平江县委、县政府和民政部门对这些在乡老红军很重视,经常嘘寒问暖。今年清明期间,县政府还将这些老人接到县里进行体检、游览,为部分老人配了轮椅、助听器。省民政厅在今年春节前为全省失散老红军人均送去2万元慰问金,还有一批物资。

 

 阳红光说,大部分老人由于子孙孝顺、政府接济、本人身体尚可,生活状况不错,有几个快100岁了,还能下地种菜,扯草喂鱼。也有部分老人因为疾病缠身或家境困难,生活状况不好。有一个老人很可怜,他20年前腰椎受伤,无法站立,生活不能自理。幸好老伴陪着他。

 

阳红光被这些老红军们深深打动:“他们当年都是小孩子,现在都年过九旬。他们很知足,总是说感谢党,感谢政府,很淳朴。”

 

阳红光认为,今天,这些曾经为新中国建立冒着生命危险流血流汗,历尽千辛万苦作出贡献的人们应当得到更多的关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拍摄和展览,能够推动更多的人来关注、关爱这个群体。从这个群体身上学会忠诚、坚守、包容、感恩。

 

阳红光说,记住他们,是对历史的尊重;亲近他们,是对今天生活的感恩;品读他们,是一种精神的礼赞。实干兴邦,在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的伟大实践中,老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传统是不能或缺的。

新浪湖南首页|新浪湖南新闻频道|@湖南头条新闻|@湖南身边事|专题策划/制作:@盼坨|设计:@乌乌梨| 图片来源: 新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