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选择而纪念

 

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策划

 

文/邓楚骄

 

1977年的秋天,在邓小平召开了一系列现在看来并不复杂的会议后,中国终于恢复了高考。

 

之前没有高考的7年间,大学仍旧是那些大学,课本依然是那些课本。在那段日子里,由“群众推荐”产生的工农兵子弟们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在大学校园里;而数以百万计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们,则在田埂里、荒山上燃烧着自己的青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已经放弃了返回城市的打算,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抑让他们变得有些麻木,即使有好消息忽然降临,他们却总是习惯性地首先在心里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治大国如烹小鲜,仅仅是稍加改变人才选拔的方式,对国家的影响却是如此之深刻。在40年前那个充满希望的冬天,湖南的32万“老三届”考生与31万应届生一同参加了这场足以被载入史册的考试。不少自认为“早已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人生”的青年人从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考试开始,划出了人和人命运的分野。也正是从那场考试开始,这个国家也做好了足够的预备,迎来下一个春天。

 

从隋唐初年科举制度诞生开始,这个国家大部分读书人的梦想,总离不开“金榜题名”四字。到1300年后的今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两项国家大考的成败仍然可以作为大龄男女相亲和春节家庭例行攀比的重要筹码。

 

所以,毛坦厂中学那颗高考神树的香火从未断绝,就其动机来说,该校似乎叫毛坦厂神学院更加贴切:2015年高考前夕最后一个“农历十五”,为了在当天凌晨抢到“头炷香”,毛坦厂中学近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争相涌入了一个不足百米的狭窄巷子里抢拜“神树”,小规模群殴之余,差点引发火灾。

 

40年前,曾有不少知青视“招工回城”当卡车司机、当供销社社员的机会如无价之宝;40年后,也有不少毛坦厂式的家长笃信高考就是那把命运的铡刀。1977年没有去参加考试或没有考上的知青,一点一点看见了当初因为选择不同带来的迥异人生。但自千禧年以后,我们却总是要“提防”自己高考失利的同学成为马云、成为俞敏洪、成为范冰冰。

 

我们似乎曾经因为珍视这场考试抓住了很多机会,又似乎正在因为过于迷信这场考试错过很多机会。

 

相比那些注定要错失的,我们更愿意提醒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这就是我们纪念高考四十周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