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旅游>旅游资讯>正文

南门口登仁桥41号 守护了三年古井的郭娭毑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2012年10月29日08:48【评论0条】字号:T|T

 10月28日,登仁桥41号,郭娭毑屋外的一口古井被花草点缀,她的孙子就在一墙之隔的书房内看书。图/记者辜鹏博  10月28日,登仁桥41号,郭娭毑屋外的一口古井被花草点缀,她的孙子就在一墙之隔的书房内看书。图/记者辜鹏博

  ○南门口郭娭毑守护古井30多年;专家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长沙古井数量锐减○本报邀你守护古井,热线96360,微博@潇湘晨报,本报官方QQ800096360随时恭候

  与南门口的喧嚣不同,登仁桥41号,一口古井的存在,让老院子多了股时光悠悠的味道。

  “(这井)应该有百来年历史了吧,水清得很呢。”守院老人郭娭毑也守护着这口古井。住在这30多年,她的生活和古井相伴,还做了专门的井盖,种了花草点缀,她说“好多人用这里的水洗衣拖地,大家都很好奇,这水能不能喝。”本报记者王塔 长沙报道

  小院、古井,时光慢半拍

  南门口附近,登仁桥41号有个老院子。从4米多高的木门走进去,外面的喧嚣声渐渐隐匿。不大的小院内,有些拥挤,花花草草点缀在其中,绿意盈盈。进门右拐的角落里,花草包围之中,是一口井沿色泽有些暗哑的古井。

  古井不大,直径不足30厘米,被一个木板井盖盖得严实。“别看这井口小,里面深得很呢!”守院老人郭娭毑,71岁,看上去精神矍铄。她热心地揭开井盖,井水清澈却不见底。水井上方,是一个用绳索吊着的小桶,郭娭毑麻利地取下来,三下五除二,便打了一桶水上来,“你看看,这水清澈得很咧,还凉凉的。”

  记者尝了一口,入口清凉,有一股淡淡的清甜。“这水可能不可以喝,我们都没喝。”郭娭毑忙说,这口井里的水,用处很大,但居民们却一直没敢喝。说完,她提着水桶,将水浇到老院子里的绿色植物上。与其说这是个老院子,倒不如说是个小花园:君子兰,金橘……等七八个品种的植物,分别陈列在四个台面上,铺展在古井周围。

  “住在这是极舒服的,很惬意。”院内的一位袁女士,8年前搬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她喜欢小院子的绿色花园、清新的空气和不掩饰的人情味,“早上在古井小花园里伸伸腰,小孩背背书,感觉时光都慢了下来。”

  拖地、浇花,井水能喝吗?

  除了惬意悠然,古井带给院落附近居民的,还有更多,“平日里洗衣服、拖地、浇花、冲厕所,都用这里的水。”几年前,这口古井成了社区的“应急水井点”,一旦出现大面积停水,无法正常生活,就会让大家来这里取水。

  “应该有百来年的历史了吧。”郭娭毑说,自己和老伴儿上世纪80年代初就搬来这里,一直以来,他们守护着这个院子,也守护着这口古井。在她的印象中,最早的井盖,是旁边的易爹爹做的。易爹爹去世后,做井盖的任务就交给郭娭毑的老伴黎爹爹,“到现在,井盖都换了两三个了,打水的桶子也换了不少。”

  院内另外一户人家一位80高龄的老娭毑则告诉记者,“整个院子原先是有三口井的,后来不是改成了厨房,就是改成了厕所,就剩下这口井在用。”

  “是应该要好好保护下咧,希望能砌个亭子什么的。”旁边的年轻人易先生说,几年前附近有名的陈家井没了,觉得特别可惜,希望这口井能好好保护下。郭娭毑则说,大家都很好奇这井水能不能喝,“要是能喝就好了,这水质(看上去)比起自来水,要好了不少啊。”

  (奖励线索爆料人王先生50元)

  专家声音

  60多年来长沙古井数量锐减

  “1951年的一次古井普查数据显示,长沙共有3000多口古井。”长沙井文化专家、湖南省文史馆馆员陈先枢介绍,随着历史的演进,不少古井相继流失,目前可用的古井,估计仅余20处左右。“有一些居民家里的古井,居民对它有感情,保护得好,加上水质还可以,就会继续用下去,但是古井由于年代久远,可能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建议在不确定水质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喝。”

  互动

  寻找身边的古井

  从专家陈先枢那里我们了解到,从1950年代至今,长沙的古井数量锐减。同时,仅存的古井,比如白沙井,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本报邀你一起来寻找发现我们身边仅存的古井。你有任何线索均可致电本报热线96360、发微博@潇湘晨报或直接联系潇湘晨报官方QQ800096360。让我们共同守护长沙的古井。

下页:白沙古井公园“园记”碑文一空11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