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你听,你也许不相信,2006年我还是个卖菜的小贩。”坐在自家的超市门前,看着不断出进的顾客,周四明笑得合不拢嘴。
周四明是长沙市雨花区黎乡大桥村枫山组的农民,世代以种田为生,2000年为了砌房,家里欠下了5000多元的债。2001年,读初一的儿子入团,为了20元团费,他借遍村组十几户人家。“那时候我就想,一定要发狠赚钱,莫苦了一双儿女。”这个老实巴交的父亲,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翻身”岁月。
几年后的今天,他在城区有了两套房子、一个门面,还开起了超市,人人都叫他“周老板”。当年耕种过的田,如今上面是高耸的大楼,每每从大楼旁经过,周四明都忍不住感慨:这世界,变化真的太大了。
菜贩成了百万富翁
2005年,周四明决定不种田了,他将田地改菜地,再把菜挑到长沙市里去卖。“那时去得多的是高桥市场,后来我就专门贩菜。”周四明赚了点钱,村民们都开始效仿他种菜,周四明开始收菜,再送到长沙的菜市场里,成了一名菜贩。
2007年,武广高速铁路修到了黎乡,位于长沙大道边上的大桥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原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为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开始对集体所有土地实行自主开发,采取股份制,成立开发公司,建高档写字楼,村民们都成了“股东”。
“我们家拆迁了,现在住进了安置小区,分了两套房子。”拆迁后,周四明一家三代六口人,成了百万富翁。“很多村民都买了车,开始享受,我不想这样。”周四明用全部的拆迁款在长沙大道边上买了一个门面,开起了超市。去年,他的超市开始营业,到今年已经赚了十多万元。
改身份改习惯当“新市民”
随着武广高铁的穿越,沪昆高铁的跟进,2011年1月,曾经是长沙南郊农村的黎 乡,正式改为黎 街道,而大桥村也成为了“大桥社区”,周四明等原住农民洗脚上田变成“新市民“。
怎样提升“新市民”的素质,让他们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来?大桥社区制定了教育套餐、生活保障、劳动技能培训,迎接这些“新市民”的加入。原来只懂得种地种田的农民,学会了唱歌、跳舞、搞健身、打腰鼓等等;平常农忙之余只会打打麻将的农民也开始外出旅游,看看世界。
“除了做生意,我现在每天都要上网,关心时事与经济。”周四明说,今年他和妻子去了北京和厦门旅游, 现在正计划春节出游的地方,初定的地点是三亚。
■记者 李琪 实习生 眭文丽 通讯员 黄婷
分享到:
是一种什么精神能让湖南人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让我们共同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