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3日讯(记者 李慧)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
4月2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主持召开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距第一次会议不到4个月。
湖南自贸区备受瞩目,作为我省打造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载体,挂牌半年,有了哪些新进展?接下来有哪些具体部署?
根据《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为: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会议审议通过了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发展规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三个专项规划,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工作要点。
目前,省、市、片区机构基本搭建,长沙、岳阳、郴州参照省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设立了片区管委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试行)》已印发。
初步建立1+N政策体系,从金融服务、人才引进、财税支持等10个方面提出55项支持举措。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深加工结转退税、二手设备出口、保税维修和进口再制造等改革创新举措取得突破;加快推进长沙“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数字贸易特色园区——黄花数字贸易港开园,成立岳阳片区国际商事巡回审判庭;先后实施了“一业一证”改革;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等服务平台启动运营,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已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新设企业2000余家,引进重大项目111个,投资总额超1767.04亿元。
应该说,自贸区开局良好,基础工作已陆续推进,下一步是精准发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设湖南自贸试验区的起步之年,今年的发展目标定为:一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改革试点任务完成率50%以上,申报国家级改革创新案例10项。二是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三是新设立企业5000家以上,新增金融机构30家以上。
发展目标定了,长沙、岳阳、郴州也给出了清晰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施工图”。
长沙片区“1+5”产业发展规划:“1”是长沙片区产业发展规划。“5”是长沙片区五大区块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先进制造片区、临空经济片区、中非先行片区、专业服务片区、特色产业片区五大片区。突出产业带动,拓展金霞经开区、湘江新区、南部融城片区、金阳新城、长株潭融城小镇等多个联动创新区;突出产业协同,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与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双轮驱动”的多产业连接带。
岳阳片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航运物流、开放型经济、创新升级”三大产业板块联动发展思路,设计了“一廊道”“一园区”“一基地”等承载产业区域。下一步将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营商环境和开放联动上发力。
郴州片区打造“一轴双核六区”产业发展格局。(一轴:林邑路产业发展轴;双核:珠江桥商业商贸服务核、金田湖科技孵化创新核;六区:综合服务区、综合保税配套区、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区、宝玉石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