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湖南遴选了特色农业小镇、特色工业小镇、特色文旅小镇等30个省级特色小镇。它们或农业产业发展迅速,或工业产业名片响亮,或文旅融合思路新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小镇格局。从10月21日起,红网时刻推出“小镇大业看湖南”专栏,带领广大读者一探小镇风采,品读小镇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 长沙报道

  乡村兴,在于产业兴。相比县城和市区,乡镇产业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湖南省近期公布的一批工业特色小镇中,寻求产业转型、开展技术创新开拓广阔市场空间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工业特色小镇的崛起,既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的力量,也让乡镇产业发展看到了新希望。

三湘第一煤城宁乡市煤炭坝镇“转”出新发展。三湘第一煤城宁乡市煤炭坝镇“转”出新发展。

  煤炭坝镇:“转”出来的致富门

  宁乡市煤炭坝镇以煤得名,上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当地煤炭产业最为红火的时候,全乡镇约有5万多名煤矿工人,所产烟煤行销湘鄂、两广及江浙地区,有“三湘第一煤城”的美誉,每年上缴的税收占当时宁乡的“半壁江山”。

  随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当地煤炭资源面临枯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14年11月20日,煤炭坝煤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大量煤矿工人下岗、税收收入断崖式下跌成为当地发展绕不开的难题。

  发展形势在变,发展理念也必须随之而变。煤炭坝镇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贺利江介绍,依托临近宁乡城区,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和经营成本低等优势,煤炭坝镇瞄准长沙市城区一批门业企业搬迁改造的契机,2014年在镇区东部规划出一片4500亩的产业园区,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直接对接企业,全程代办项目的手续报批。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实现帮助解决融资近10亿元。

  经过近5年的发展,当地先后引进88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家,上市公司1家,湖南门业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规模达55亿元。煤炭坝镇大量下岗煤矿工人重新获得就业岗位的同时,规模庞大的门业产业集群逐渐在当地形成。与此同时,在“创意煤城”的旅游发展思路下,煤炭坝镇还变废为宝,将老旧的矿区改造成独具特色的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摇身一变,“三湘第一煤城”转型成为时下湖南最为红火的“门都”。

  永丰镇:小农机 永丰造

  地处湘中腹地的娄底市永丰镇位居双峰县中部,是湘中丘陵地区的粮、猪、酱、茶之乡,和双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瞄准山地丘陵地区无法施展大型农用机械、大部分农民无法承担大型农机购置费用的发展实际,专攻以灵巧和经济适用性强的小农机制作与创新。组合米机、变型拖拉机、脱粒机、磨浆机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的小型农机在这里应运而生。

  “永丰镇有103家企业,与农业机械相关的就有58家,占比达到56.3%,全镇农机行业从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2017年,全镇产值达16.24亿元,占全省农机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镇党委书记赵瑞华介绍,镇上生产的农机产品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涵盖粮食生产耕整、栽插、植保、收割、烘干、贮藏全过程以及畜牧养殖、农用运输、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南方地区小型农机完整产业链。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出智能型、适用型的新产品,打造好国外的售后服务网络,使我们的产品尽快走出去占领好国际市场。”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若桥说。如今,农友机械生产的大型粮食烘干机可以达到每12小时烘干32吨稻谷;顺帝制造研发生产的高速有序抛秧机是水稻移栽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移栽的水稻存活率的亩产量比人工移栽的水稻均要高10%。

  2017年双峰县农机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216.7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560.11万美元,主要出口国涵盖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及韩国、智利和部分非洲国家。这些小农机不仅让永丰镇奔向小康,也成了当地走向国际舞台的“永丰造”名片。

  青山桥:借钱办起产业园

  青山桥生产皮鞋的传统源于上世纪70年代,零星分布的皮鞋手工作坊是青山桥的一大特点。产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不高是限制当地皮鞋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006年,湘潭县青山桥镇政府在一处田垄召开会议,通过了开发青山皮鞋工业园的设想,靠“田垄会议”会议纪要,找到当地乡绅借款64万元,又向当地群众打了100多万元欠条借土地,才艰难地建起了青山桥皮鞋工业园。

  一站式服务、全额保障用地、财政产业引导资金扶持……这让一大批在外创业的青山桥人纷纷“归巢”,青山桥皮鞋产业迅速壮大,形成了以湖南“百舌鸟、着意乐、花之王、琪尔美”4家规模企业为龙头的皮鞋产业群。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皮鞋厂家入驻该镇工业园,从业人员近5000人,年产皮鞋约800万双,产值将近7.6亿元,产品远销欧美各国。皮鞋产业规模在省内占比达30%,现已成为了湖南省最大的皮鞋生产基地。同时,8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4名残疾人被吸纳安置就业,年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