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启动家庭教育实验区

  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开幕,百余万观众线上同步参与

4月27日,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开幕式上,成长教育专家兰海分享家庭教育观点。 图/实习生张云峰4月27日,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开幕式上,成长教育专家兰海分享家庭教育观点。 图/实习生张云峰

  送孩子入读最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最好的衣服,为孩子做最可口的饭菜……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就能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便给了孩子最好的一切,父母们却仍然发现,他们并不开心,孩子也没有感受到快乐。为什么会这样?

  4月27日,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在长沙开幕,来自全国的家庭教育专家齐聚,探讨家庭教育的最新路径,为亿万中国家庭解决家庭教育烦恼。100多万观众通过视频直播观看了活动的开幕式及嘉宾演讲等环节。

  潇湘晨报报记者 马慧 长沙报道

  教育需要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立德树人的本源,这是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的初心所在。4月27日,新家庭教育文化节发起方之一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步高坦言。

  今年,新家庭教育文化节进入第三年,以此为平台,湖南教育出版社得以聚集更广泛的家庭教育资源,立志将长沙打造成“中国家庭教育高地”。

  湖南已创建各类家长学校3万多个第三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以“家校社共育,成就幸福童年”为主题,由新家庭教育研究院、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妇联、首都师范大学、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湖南教育出版社、贝壳网、家校共育网承办。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发表了题为《家校合作激活教育磁场》的演讲。他表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合作共育有利于增强家庭的教育功能,促进新型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

  今年,湖南省妇联首次参与主办新家庭教育文化节。湖南省妇联主席、党委书记姜欣介绍,湖南已创建各类家长学校3万多个,实施“父母成长”计划,组织家庭教育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志愿宣讲,近1000万家长儿童受益。

  湖南将抓紧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玉清表示,湖南省将抓紧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出台湖南省家庭教育法规及配套政策。同时,湖南还将启动家庭教育实验区、示范性家长学校创建等工作,帮助家长提高履行家庭教育的能力。

  “举办新家庭教育文化节,最直接的动力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来自千千万万父母的需要。”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彭玻表示,“湖南出版和中南传媒也将始终践行‘文化担当’和‘教育情怀’,持续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社会,全力支持湖南教育出版社打造成为最优质的综合教育服务提供商,全力支持新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开幕式后,主题报告环节嘉宾云集,以朱永新、孙云晓、蔡皋、谢军、兰海、罗爽、俞国娣、恽梅、伍建谋等名家为引领的专家学者依次登台演讲,聚焦孩子成长,共商新时代下的家庭教育大计。

  开幕式上,省妇联携手湖南教育出版社家校共育网,共同打造“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

  当天,2019年湖南省家校(园)共育案例征集活动也正式启动。

  专家观点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提出,在教育的历史长河里,先出现家庭,后有学校萌芽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学校和家庭,虽然各司其职,但又彼此亲密。但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如何培育孩子,却忘了父母也是新学子。

  “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朱永新指出,父母常常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导,为孩子规划人生。或者,忽略孩子的阅读体验,不关注孩子在学业外的人际交往和课外娱乐。朱永新认为,父母不让孩子看课外书,然而阅读往往是孩子最重要的一课,父母不让孩子去娱乐,然而运动往往是孩子舒展的方式。

  朱永新说,成长本来就应该是父母、教师和孩子共同的事情,“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爷爷奶奶的行为态度也会传递给孩子

  在活动现场,著名绘本画家、艺术家蔡皋从自身经验说起,提出《童年与初始》的思考。

  蔡皋认为,童年是所有问题的源头,一切个人问题都可以追溯至童年的记忆。“当孩子还很稚嫩时,父母以为孩子懵懂无知,其实孩子已经张开接收想象世界的翅膀。”蔡皋说,在家庭中,不止父母,爷爷奶奶的行为举止、生活态度,都会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种渗透式的教育,孩子无法过滤好坏,只能全盘接收。

  蔡皋认为,孩子的第一笔颜色是由父母染上的。父母和家庭成员的生活态度,会直接地影响孩子。所以,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孩子,底色很重要。而对于更好的教育,蔡皋认为,一定是三代同堂时,孩子看到父母,在照顾她的父母,这种言传身教,会让孩子直接吸收,懂得爱和温暖。“父母自己过得很好,孩子自然不能差,做好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