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江华大路铺镇石下村小微企业给贫困户带来脱贫希望。 永州供图永州江华大路铺镇石下村小微企业给贫困户带来脱贫希望。 永州供图

  (新春走基层)“扶贫车间”让村民成上班族 湖南永州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中新网永州2月1日电 题:“扶贫车间”让村民成上班族 湖南永州精准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记者 唐小晴

  年关将至,位于湘桂边隅的湖南永州零陵区大庆坪乡芬香村活动中心一片欢声笑语,村民正在排队领春联。52岁的唐冠荣笑容可掬地展示他领的春联:“扶智扶志致富路上春光满,德政凝心逐梦家庭欢声多。”

  这幅对联是芬香村的真实写照。该村曾是穷乡僻壤的贫瘠之地,近年通过以开发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贫困群众从等靠要向劳动致富转变。

  芬香村的故事是永州市推行“四扶四建”促进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一个缩影。

  作为湖南扶贫“主战场”之一,永州有贫困人口68.47万人。当地部分贫困民众还存在懒贫、赖贫、要贫思想,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

永州祁阳扶贫讲堂。永州供图(资料图) 永州供图 摄永州祁阳扶贫讲堂。永州供图(资料图) 永州供图 摄

  聚焦此群体,永州探索出了扶志气建讲堂、扶技能建中心、扶产业建基地、扶队伍建堡垒的“四扶四建”工作机制,解决“人穷志短”“无事可做”等问题,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闲置资源变“扶贫车间” 留守村民成上班族

  在江华县大路铺镇洞尾村一栋旧屋内的简易加工车间,十几个工人正在赶制最后一批皮具。盘美英是质检员,2017年和丈夫南下深圳务工。自父母体弱多病后,她不得不辞职回乡。

  “在家赋闲,没有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生计日渐窘迫,幸亏政府推荐到这里做工,月工资2000多元(人民币,下同)。”盘美英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这种简易加工车间被称为“扶贫车间”,是将小微企业方便易学、用工灵活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乡村设立生产加工点,吸纳留守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助其增收脱贫。

永州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村民正在分拣叶菜。 永州供图永州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村民正在分拣叶菜。 永州供图

  “主要设在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修建的但已荒废多年的村集体用房和村校,各贫困村、100人以上的面上村或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农村社区有条件的都要办,至少能容纳30人就业。”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介绍说。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永州留守群体体量较大的区域,老人妇女居多。过去,这些留守群体只能靠务农获得微薄收入。

  “为引导小微企业进村,我们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只要进村办厂能安排100人以上就业的贸易加工企业,就给予搬迁费用50%资金扶持。”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表示。

  “真金白银”吸引400余家小微企业在江华设立“扶贫车间”,吸纳万余留守劳动力(其中贫困劳动力占30%)家门口就业。

  “‘保姆式’扶贫容易养懒汉,扶贫车间促使贫困群众从看到干转变。”江华县委统战部长、扶贫办主任李华林说,2018年底,江华1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摘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李晖介绍,永州目前共开设“扶贫车间”700余家,吸纳3.2万余名留守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2万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扶贫讲堂”扶志扶智“造血”更“活血”

  “养殖300头藏香猪,这批猪出栏后预计产值达20万元左右……”在永州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扶贫讲堂上,54岁的刘国发分享了他的脱贫故事。

  在永州,这样的扶贫讲堂还有很多,是宣讲扶贫政策、培训实用技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主阵地。

永州产业扶贫基地。 永州供图永州产业扶贫基地。 永州供图

  “我们在各贫困村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设立扶贫讲堂,从脱贫示范户、乡贤文化骨干、帮扶干部中聘请专兼职教师900多名,每月组织贫困户和村民小组代表集中听扶贫课,激励贫困群众掌握一门安身立命的技能。”永州市扶贫办主任段贵建说,扶贫讲堂注重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智力帮扶、技能帮扶相结合。

  贫困人口较多的永州祁阳县因这一做法受益,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26972人,44个贫困村出列。

  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说,该县共建扶贫讲堂216个,让贫困户在创业就业的同时也学得了技术,提高了收入。

  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村民肖友华早年曾入狱,出狱后低落消沉,日益贫困。在扶贫干部及村民群众的鼓励下,肖友华参加镇村“扶贫讲堂”特色种养技术培训,并决定改变自我。2018年上半年他承包土地50余亩种植西瓜,收入5万余元;如今又到村扶贫大棚务工,学习辣椒种植技术,全年纯收入8万余元,远超脱贫标准线。

  产业扶贫“输血+造血”脱贫不返贫

  时下,永州新田县龙泉镇东升村的蔬菜基地叶菜大量上市。村民采摘、分拣、贴签、打包后,这些新鲜蔬菜7小时就能出现在粤港澳市民的餐桌,有些还漂洋过海卖到日本、迪拜和东南亚等地。

  通过发展蔬菜产业,东升村建立了小洋楼。但十多年前,该村的真实写照是“祖祖辈辈吃不饱,就靠卖点柴和草”。

永州省级贫困村两河口脱贫后的新貌。永州供图永州省级贫困村两河口脱贫后的新貌。永州供图

  近年来,永州遵循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瞄准贫困对象,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

  “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的治本之策,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65%的中央、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也投入产业扶贫。”李晖透露。

  去年,永州143家龙头企业带动489个贫困村建立扶贫产业基地,774个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贫困村742个,占比95.9%。

  通过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永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至2018年,永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672332人减少到61523人,贫困村脱贫退出742个,江华县、新田县2个国扶县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李晖说,永州将着力提高贫困人口产业扶贫的参与度、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持续发展的贡献度,并竭力遏制返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