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傅依备捐赠的岳阳县一中傅依备院士励学教育基金成立,原始基金为100万元,主要用于奖励岳阳县一中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

傅依备夫妇傅依备夫妇

  傅依备,1929出生于新墙镇岺上傅村,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两弹一星”专家、核化专家、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担任中物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院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多次荣获省、部和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了免除傅依备院士奔波之苦,岳阳县一中负责人专门赶往四川傅老家中商讨签约助学事宜

  傅依备院士为了祖国的强大在艰苦环境中工作了一辈子,到了晚年不忘回报家乡,决定拟用夫妇共同节俭的有限资金资助家乡教育事业,助力家乡基础教育不断完善,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学生,为祖国高等教育输送人才。

  傅依备院士:骆驼草一样的人生

  年近百岁的傅依备,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核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在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期间,该所在国防科技、高技术研究和民品生产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被四川省评为先进单位,傅依备本人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省和原核工业部的劳动模范。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9 年傅依备与他指导的毕业生在列宁格勒大学实验室1959 年傅依备与他指导的毕业生在列宁格勒大学实验室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29年4月4日,傅依备出生在岳阳县新墙镇先锋村岭上傅一户农民家里,成了这个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生活穷苦而多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傅依备四五岁时便懂事地帮家里干农活,在接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同时,也在困苦的日子里平静地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小时候的傅依备聪敏、机灵,作为村里小孩的“娃娃头”,傅依备总是能组织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玩各种游戏,展示出自己的各种才能,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盼望有机会上学。

  1939年9月,长沙会战拉开序幕,傅依备家乡成为抵抗敌寇的主战场之一,岳阳地区在战火下早已是满目疮痍,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无数儿童流落他乡,人们在战争与贫困的生死线上挣扎。战乱之中,渴望读书的傅依备辗转流浪至南岳难童教养院、衡阳儿童教养院、重庆儿童教养院,逃难中经历了生离死别和疾病困扰,但也对他人生的改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磨练了他的意志力,增加了他的生活阅历,打开了眼界,让他走到了另一个更广阔的社会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自然人变到了社会人”。社会人就是懂得了把自己、家庭和社会与国家连在一起,更想追求知识和进步。

  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动下,傅依备考取了国立第九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工校专科部的化工专业。虽然仍然经历着缺衣少食的窘迫,但精神上的充实让傅依备开始追求思想上的成熟,《新华日报》等有进步思想的刊物的阅读,使他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事业,开始把眼界放得更宽了,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前途是和国家的命运分不开的,没有国家的前途就不可能有个人的前途。毕业时,傅依备被分配到长春综合研究所从事黏土应用的研究。一年后,傅依备又在组织的动员下参加留苏考试,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精神上的压力、身体上的不适、学业上的困难后,傅依备成为全所唯一考取留苏的人员。

  1955年,傅依备告别新婚的妻子,相继到列宁格勒大学和列宁格勒苏维埃工学院师从杜鲁金教授和B。Π。什维多夫教授学习金属腐蚀专业和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专业。两位异国导师的教导让傅依备终身受益,几经挫折后,傅依备以“汞阴极法分离放射性同位素”为题,获得副博士学位,从此与核技术结下了毕生之缘。

2003 年,在实验室傅依备指导学生工作2003 年,在实验室傅依备指导学生工作

  个人梦想与国家需要的完美结合

  “能为保卫国家作出有用的贡献,就是我的梦想。选择核科技事业,我就能够为国家出力气,做一些保卫国家的事情,我们保卫了家乡,也就保卫了我们整个的民族,也就保卫了自己,所以一个人能够在这方面作贡献,我觉得是最幸福的,人生才能有价值。这就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梦想!”

  傅依备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莫过于直接参与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傅依备在国外学的原子核物理专业,当时来看在国内是很稀缺的,也是最需要的,所以1960年回国的傅依备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和讲授了当时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核燃料后处理》。

  我国的核科学发展是比较晚的,国内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这样的专业。傅依备在这项工作上花了很大的力气,费尽了心血,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人工放射性物质工艺学》讲义。

  正当傅依备工作如鱼得水,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1963年春节前夕,傅依备接到了调到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即后来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工作的通知。知道可以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后,年轻的傅依备心情非常激动,心向往之,“党派我到这么重要的战线上来了,我要为壮国威、振军威作贡献,把工作干好。”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新的岗位上。

  进入新的岗位,也让傅依备踏上了一条隐姓埋名、神秘的,长达半个世纪默默奉献的科学探索之路。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参加钋-铍中子源的研制,在我国当时的设备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提取十几居里的钋-210是一项艰巨、危险、技术难度大的工作。没有生产钋-210的现成技术路线,就靠挖掘国外文献进行摸索性试验;没有满足条件的正规实验室,就搭建临时的简易工棚;钋-210的放射性毒性强、化学毒性大……

  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傅依备小组的工作热情,他们夜以继日,战酷暑严寒,终于建立了居里级钋-210的生产工艺,在中国第一次生产出居里级钋-210放射性同位素,并利用所生产的钋研制成模拟裂变中子谱的中子源,后来被广泛用于核物理实验研究,这项开创性的成就获得了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集体奖。

  钋-铍中子源的研制让领衔的傅依备锋芒初显,在这个过程中,傅依备又被委以重任,即配合部13局(即后来的核工业部二院)承担青海221厂(即221基地)717工号的工艺设计。717工号最初的定位是用于钋-铍中子源的研制,傅依备接受这个任务后,对其功能进行了拓展,将其改成了多用实验室,增加了低剂量放化操作功能,这使得717工号完全能适应第一次核试验样品放化分析工作的需要,也使717工号在此后多次核试验放化测试任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的恶劣,工作的劳累,让傅依备落下了终身的腿疾,然而在祖国的召唤下,1964年11月,傅依备拖着一瘸一拐的病腿踏上了去青海的火车,那里,第一次核试验的核爆样品在等待着他们,他犹如战士上前线一般去意决绝、义无反顾。

  傅依备与王方定、徐鸿桂组成三人领导小组,对第一次核试验样品进行放化分析工作,牵头负责人的重任落在了具有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专业背景的傅依备身上,责任极其重大,压力也可想而知。当时,核爆样品分析对中国所有研究人员来说都是未知数,浩瀚文献中没有可以借鉴的任何信息,核爆样品的复杂性超出想象,加之样品量少,且是一次性的,让大家不能也不敢轻举妄动,然而放射性样品的衰变让大家敲定测试方案的时间极其紧迫,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的落后和缺失更是增加了分析难度。

  关键时刻,傅依备小组顶住了压力,爱国热情让他们废寝忘食,让他们夜以继日,让他们严谨细致,让他们群策群力,让他们无私奉献……经过近半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斗,傅依备小组初步解决了从核爆回收样品中分离铀、钚、钼-99、锆-95、锶-89、钌-103、钌-106等核素的工艺流程和测量技术中的问题,于1964年12月1日报出了我国首次核试验产品总裂变威力数据,不仅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放化测试任务,也为日后的放化测试工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兼具政治和科学双重意义。

  傅依备小组没有满足于初次的成功,在傅依备的领导策划下,32室组建了气体分析组,专门从事放化样品的基础研究,探索地下核试验气体放化分析方法,以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的速报威力方法。学术上的分歧,首次地下试验尝试的不理想,都没有动摇大家的信心和决心,大家都铆足了劲来发展这种有前途的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在1975年我国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任务时大放异彩,该次核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气体取样放化分析对于诊断核试验威力的可行性,并在这次原理性核试验中,傅依备带领的小分队首次成功获取气体样品。

  在这次取样过程中,由于发生密封泄露和控制室电源断掉的意外,傅依备小组成员经过四次取样冲刺,历经十几个小时,才成功拿到样品,得到了有参考价值的裂变威力数据,证明了气体放化分析方法在原理上是可行的,也证明了气体取样为快速获取核试验数据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四次取样中傅依备参加了两次,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被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朱光亚称为“英雄”。

  然而光环下的傅依备等人却受到了超过国家标准允许最大年剂量9倍的辐射照射,如此惨痛的代价在傅依备看来“只要能取到满意的样品,受辐射也值得”“为了这两个项目,动用了许多科室的人力、物力,花了国家许多钱。这会儿一定要尽可能地取好、取足样品,分析出最好、最准确的数据上报给国家”。在随后的时间里,傅依备等人不顾身体受大剂量γ照射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一头又扎进气体取样技术的研究中,项目由傅依备主持分工。

  得益于傅依备领导下开展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基础,从1978年10月核试验开始,气体取样技术迅速完善,加上气体色谱分离分析技术和放射性活度测量技术快速地更新改进,使后来历次竖井和平洞试验有了一个快速、安全、简易的取样方法。

  1979年4月,傅依备担任国防科委核试验放化分析专业组组长,他高瞻远瞩,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里思考怎样提高放射化学分析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满足理论设计部门的要求。在他的带领下,放化分析专业组在研究提高放化分析测试技术水平、组织测试技术和数据对比以及培养年轻人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虽然傅依备参加了“两弹”研制这一伟大的事业,把他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祖国,自己得到的唯一回报就是精神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慰藉,但他一直认为他的一生是平凡而又幸运的一生,因为他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将个人梦想与国家需要完美结合。

1989 年,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朱光亚视察二所时与傅依备交谈1989 年,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朱光亚视察二所时与傅依备交谈

  与时俱进,在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20世纪70年代初,傅依备遵照上级统一部署和安排,告别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后,又来到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筹建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简称“二所”)。为了切断自己的“后路”,傅依备将在北京工作的爱人和孩子也接来了,丝毫未考虑孩子以后的前途和出路。

  在这里,傅依备经历了“文革”,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接受了“上楼下楼”“洗澡”等政治运动,受尽了毒打和屈辱,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爱人和孩子也受到株连。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摧垮傅依备,因为有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信念支撑着他,他将个人的荣辱彻底抛之脑后。他仍然在思考如何在探索高、精、尖技术的同时造福人类,让更多的人享受这些成就带来的好处。

  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核心就是要求国防科技工业由单纯地为国防服务,转入为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服务。改革的春风吹到山沟的同时,也将时任二所所长的傅依备推上了浪尖,因为全国的军民融合工作均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突破长期从事军品工作的特殊性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这里面有很多难以把握的不确定因素,何去何从?

  傅依备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大道至简,大爱无言”,重压之下必须举重若轻。深思熟虑后,他提出了“同心同德、以所为家、军民结合、兴盛繁华”的兴所理念,从此带领二所全体职工踏上了民品研发的征程——“二次创业”,也实现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向一个管理者的完美转身。

  傅依备充分发挥二所核物理与放射化学的技术特长以及反应堆、加速器、各种精良的测试分析设备优势,率先在全院开展民品的研发和生产,组建了二所的民品开发研制和生产的科技队伍,从此在二所的军转民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热缩制品的自主研发成功更是打响了民品开发的首炮,成为我国热缩制品的发源地。

  1989年7月,二所通信电缆热缩制品在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收获银奖。之后,二所的辐照加工(单晶硅掺杂、黄玉改性)产品、放射源、医用同位素产品很快就占领了国内市场,一些产品还出口国外,颇受好评。通过十余年的努力,二所先后开发出几十个民品项目,建立了多条民用产品生产线和技术服务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9年,二所的民品企业在整体并入四川久远集团公司时,年生产规模已达到4600余万元,在院内独占鳌头,曾有人羡慕地说,“二所有了傅依备,职工收入‘富一倍’”。职工收益增加,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当然这只是傅依备期待的一个方面,他更看重的是科技队伍的稳定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这是一笔非常可贵的财富。

  精彩背后

  傅依备是少有的从难童所走出来的院士之一,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走过了一条艰难和坎坷的道路,一生在穷困、饥饿、疾病、战乱和苦斗中挣扎,有过绝望、悲伤、压力、失败、成功、欢乐和胜利的时刻,度过了一个多彩的人生。

  他说:“骆驼草多像经历了无数苦难的中华民族,我由衷地敬佩它们。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单调乏味的沙漠有了一点生气,像骆驼草样地生存是多么难得啊!我想人就应该像骆驼草一样能经受得住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练,使自己坚强挺拔,一往直前,也要像骆驼草一样多给社会默默奉献。”

  可以说,在他获得巨大学术成就的背后,是长达八十余年艰苦奋斗的非凡历程,其长期起支撑作用的是他内心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就是要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极贫极弱、落后挨打的境地中走向富强,必须以一种不畏任何艰难困苦、不畏任何强权强敌的毅力和气概,不断用知识、信念和科学技术打造我们的队伍,建设我们伟大的国家。

  用傅院士自己的话来回顾他八十余年的人生经历,那就是“我像一个疲惫的垦荒者在朦胧中走过了坎坷泥泞的道路,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见到了阳光……重温所经历的每件事,使我略感欣慰的是我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做了我责无旁贷应该做的事,虽然不能说做得尽善尽美,但是我尽心了,到底在我国人民最关心的核武器发展事业上留下了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