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周义武(左)和妻子专程从美国回来,将其珍藏的部分文献资料捐献出来。图为周义武正在展示长沙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为其颁发的三等功奖状。长沙晚报记者陈焕明 摄昨日,周义武(左)和妻子专程从美国回来,将其珍藏的部分文献资料捐献出来。图为周义武正在展示长沙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为其颁发的三等功奖状。长沙晚报记者陈焕明 摄

  长沙晚报讯(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熊博闻)“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将这些照片和文献资料捐出来,奉献给长沙人民,让大家都能铭记这段历史……”昨日,在长沙规划展示馆,目前已定居美国加州的湖南大学老教授周义武专程回国,已是77岁高龄的他,希望将自己曾参与橘子洲大桥(当时称长沙湘江大桥)设计、建设全过程的工作笔记、设计图纸、技术总结及100多张照片等文献资料捐献给相关部门。同时,周义武教授也给我们讲述了湘江大桥从设计到施工的一些细节和故事,当年他担任长沙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设计组副组长。

  最初设计为隧道,后改为桥梁

  “我是从1970年10月来到长沙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的,当时长沙市发了个文件,向全市各单位征集技术人员,我们学校便选派我来参与大桥的筹建和建设工作。”周义武回忆说,整个指挥部刚组建时仅60多人,他所在的设计组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主要来自全省科研、设计、高校等十多个单位。

  谁能想到,如今已是长沙最繁忙的一条过江通道的湘江大桥,最开始是被设计成隧道形式。周义武介绍,当时按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精神,长沙第一条过江通道一开始选择的以修隧道的方式。周老昨日还向记者展示了当时他们所画的湘江隧道设计图纸。

  “在这之前我对长沙并不太熟悉,为了调查湘江隧道出口位置,我跑遍了长沙。”周义武说,当时隧道河东出口选在了老火车站往东位置,河西出口则选在湖南财经学院周围,“当时我们确定了隧道设计方案,甚至连投资概算都算出来了,但后来由于经费、工期等原因,1971年4月,省里最终决定放弃这一方案,重新改为水上桥梁方式。”

  通过积极争取,桥梁加宽了4米

  这一修改,设计队伍也换了一大波人,但还是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精力充沛,日夜加班而不知疲倦。他们在设计图纸时,为确定桥的长度、宽度、纵坡、荷载,深入到群众中去,很快就绘出300多张图纸,做出大桥模型。

  “最开始交通部给出的建议是桥宽16米,后来我们通过分析,觉得16米不够宽,通过反复调研和请示汇报,最终改为现在的20米,保证中间14米的车道为双向四车道,人行道每边为3米。”周义武回忆说,当时遇到的另一个难题便是桥梁的高度的问题,以此确定通航孔的位置,以满足各种船只在各个时期的水位都能顺利航行。一般来说,通航孔通常会布置在水较深的区段,即主河槽的地方。开始大家也这样设想,把通航孔设计在靠近河东的第三、四号桥墩之间,但这样一来湘江大桥的最高点和通航孔就会靠近大河东岸,河东引桥必须延伸到五一广场附近。

  怎么办?于是周义武和设计人员先后访问了轮渡公司、航运公司等20多个单位,查阅了湘江60年水文资料,还访问了部分老船工,最终了解到:主河槽在靠近东岸的地方,枯水期船只在此行驶,但洪水期,主河槽水深流急,船只靠西岸水流较平缓的区段行驶,更为方便安全,通航孔靠西才合适。最后湘江大桥的通航孔就定在靠近橘子洲的第五、六号桥墩之间,既保证船只安全通航,又合理地解决了桥高、坡度、桥长等方面的问题。

  参与设计施工的文献资料保存多年

  湘江大桥工程部设计组人数最多时达到100多人,有很多是志愿来的。当年湘江大桥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程,甚至武汉、广州设计院有人也志愿过来。作为全程参与其中的周义武一共在指挥部工作了两年零四个月时间,期间他住在指挥部宿舍,几乎没离开过工地。

  “当时我们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有时施工单位还要等着设计图纸出来才能施工,全体设计和施工人员都是从早忙到晚,通常是白天施工,晚上12点组织开会,凌晨两三点才睡觉。”周义武在工地也保持着做工作笔记的习惯,昨天他向记者展示了他所做的满满两大本笔记,里面有很多他手绘的设计图和各种数据。

  “我想把这些资料和照片都捐献出来,希望他们能更好地展示给长沙人民,一是作为大桥建设的历史参考资料,二是希望我们当时的精神能激励更多年轻人能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祖国做出更多更大贡献。”周义武说。

  相关链接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真实完善地记录和传承长沙的历史文化,全面展示长沙市城区几十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取得的成就,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特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老照片和老物件,将于12月在长沙规划展示馆举办“星城·变”主题影展,预计展出400余张老照片及100张长沙近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