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浏阳这个小村已走出13个博士 今年又有人考上清华 原因是……

  长沙晚报讯 喜庆的鞭炮响成一片,灿烂的笑容绽放眼前……记者近日走进浏阳市淳口镇杨柳村,立即被这种喜悦氛围感染。今年,该村有11个学生上线一、二本高校,其中一张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被大家传阅着。

  这个只有3012人的小村庄是浏阳有名的“博士村”,已走出13个博士生、32个硕士生、294个本科生。小小山村却飞出了这么多“金凤凰”,背后有什么成功秘诀?记者走访多位准大学生发现,“不比家境比家风”,良好的家风传承,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基础。

  成长故事1

  大家族和睦相处,留守孩子实现清华梦

  在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杨柳村的肖喆俏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中考考进浏阳一中,高中时演讲、写作等样样精通,是当地不少孩子的“偶像”。“我坚信,我虽然不富有,但我可以很优秀。”这句话是她自创的座右铭。望着眼前这个坚定、自信而且充满阳光的小姑娘,很难想象她是一名留守孩子。

  “留守并不是悲伤的代名词。”肖喆俏告诉记者,自她6岁起,父母就外出工作,家中只有祖孙三人,但家中从不冷清。祖父慈祥随和,祖母宅心仁厚,经常在家招待亲朋邻里。大家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人。“记忆中最美好的夜晚就在乡村。一顿饭,大人们边吃边聊,从暮色四罩聊到星光点点;小孩子们成群结伴,春骑车、夏摸鱼、秋散步、冬烤火……所以我从来不感到孤独,也学会了分享。”

  高考前夕,肖喆俏的模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她及时化解了压力,以一颗平常心完成考试,最终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及时调整心态很重要,而这种能力来自性格与思维的长期塑造,与成长历程息息相关。”

  肖喆俏说,她的父亲三兄弟不分家,17个“老少中青”组成一个大家庭,既有哥哥姐姐带她吃喝玩乐,也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亲人间的差异,教会了她宽容和理解。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也总是通过电话鼓励她,让她更加自律自主,全力以赴实现自己的目标。

  “家庭是一种幸福的存在。偶尔争吵,但更多的是欢声笑语、默默浓情。”肖喆俏微笑着说。于她,家风是一种神奇的能量,无声无色,却能带给她从容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和进取的人生观。

  成长故事2

  父母亲言传身教,贫困双胞胎考上一本

  记者见到朱江恬的时候,她正在申请特困家庭助学金。今年,她和双胞胎妹妹都考上了一本,她去长沙理工大学,妹妹去南华大学。

  朱江恬告诉记者,爷爷和大伯父去年患病去世,花费了家中一大笔积蓄,父母也没有稳定工作,家庭负担很重。然而,父母克勤克俭、以身作则,支持她们圆梦大学的决心也从未改变。

  “爸妈总说,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两姐妹读大学。为此,他们省吃俭用操劳一生,也无怨无悔。”朱江恬说,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很懂得通过讲身边的故事,让她们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好姑娘,要自强”的家训让她们获益良多。

  “爸爸对我们要求严格,也会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学习压力大时,他会讲笑话逗我们笑;考试不理想时,他会努力开导我们。我们也可以跟妈妈像闺蜜一样谈天说地,我的朋友都很喜欢她呢。”朱江恬感恩中带着骄傲。

  于她,未来也许面临困难,但追梦的心却坚定而勇敢。这种底气,无关家境,源自良好家风带来的幸福感、言传身教促成的获得感。

  “不比家境比家风,好家风是我们杨柳村一张引以为傲的名片、一笔代代相传的财富、一盏照亮梦想的明灯。”杨柳村党支部书记肖敏生说。

  (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