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7月18日讯(记者廖喜张 实习生陈敏 通讯员贺理)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严格规范预算和支出,严格公务接待标准……为整治“四风”和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我市曾列出52项专项整治任务,前天,市委有关部门公布了专项整治任务的落实情况。

  整治“四风”问题

  244名党员干部被追责和处理

  对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的整治,有关部门共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和抽查207场次,对全市827个场所、单位进行了暗访,通过新闻媒体 曝光110篇次,被曝光单位133个。处理党员干部11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立案处分5人,待岗停职1人,约谈或诫勉谈话101人,通报批评6人。

  对于“庸懒散”问题的整治,今年来累计派出检查暗访组750个,查处违规违纪问题234件次,下发通报10期,通报典型案件29起,对131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和处理。

  清理“吃空饷”人员441人

  同时,还对“吃空饷”、在编不在岗、编外大量聘用人员等问题进行整治。共清理“吃空饷”人员441人,通过停发(核减)工资、办理辞职(退)、责令返岗上班、办理病休、退休手续,相关人员已全部清理到位,追缴资金428万。

  全市编外人员列入清理范围的有4153人,通过整治,2853人已清理到位,其余1300名驾驶员待公车改革一并处置到位。在编不在岗3112 人,有2359人通过重新上岗、办理退休、解除聘用合同等方式已清理到位,其余753名到民办学校任教的教师,按教育部门的部署进行处理。

  规范预算支出

  收回专户“沉睡”资金7000多万

  在严格规范预算和支出方面,市直各单位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比2014年预算下降7.3%,2014年决算比2014年预算下降16.8%。通过整合,2015年预算安排的专项数比2014年减少283个,压减率达到30%。

  对市本级89个一级预算单位、180个二级预算单位的结余结转资金和专项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对逐个项目进行核对确认后,共取消到期和一次性专 项及不合理专项3.1亿元,收回历年结余结转资金4.7亿元,收回各单位特设专户沉淀资金7000多万元,收回的资金全部用于2015年预算收支平衡。

  公务接待的标准也要求严格,先后配合或牵头出台了公务接待、因公临时出国、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重点在国库集中支付环节坚持严格审核把关。今年1-5月,市本级“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3.2%,其中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53.7%。

  对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管理也越来越规范,2015年1-6月份,全市申报因公临时出国的党政干部人数,与开展专项治理之前的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57%。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违规补课收费,6名责任人被问责

  对安全生产方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共立案查处证照到期仍组织生产的企业6家,提请市政府关闭企业38家。查处非法案件18起,刑事拘留3人,行 政拘留18人。清理取缔不符合安全经营条件的烟花爆竹零售(门店)350家,排查清理18家小礼花弹生产企业库存余药1.2万公斤。

  对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在5月份的小餐饮集中整治中,全市共检查小型餐饮单位1706家,立案查处8起,罚没金额3.68万 元;在6月份的小食品店集中整治中,全市共检查小食品店3837家,规范清理885家,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16家,立案查处44起,罚没金额14.9万 元。

  发展教育事业中,也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全市教育系统共查出有入股行为的公职人员270人,入股金额809万元,都在规定时限进行了清退。2015年上半年查处了2起违规补课收费问题,对6名责任人进行问责,清退乱收费300余万元。

  【相关阅读】

  部分其他任务落实情况

  上半年,召开市级会议60次,在去年会议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7.58%;召开全市性工作会议20次,再下降11.54%;会议规模明显减小,会议质量显著提高。

  市委办和市政府办分别牵头,对市委、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从441个精简至147个,精简率达67%。

  对近200家单位“三公”经费的支出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对其中疑似“公款送礼”行为进行了核查,立案处理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人。

  共检查全市宾馆酒店、农家乐等饮食场所1145家,立案查处违规职务消费案件7件、15人。

  全市1730个村,完成专项整治的村数1691个,查处涉及村级财务和“三资”问题人数61人,查处违规资金300余万元。

  今年来共受理接受礼金、礼品等投诉33件次,立案查处5件。市廉政账户共收到146名干部主动上交的红包礼金2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