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浏阳站8月17日讯(分站记者 梁露 实习生 欧阳静)一块长近2米的木板上,台灯高高立在一旁。顺着灯光,将电烙铁往上轻轻一点,没有“滋滋”的青烟,也没有刺鼻的焦味,戴着眼镜的李春雨“一笔一划”地勾勒《清明上河图》一景。
李春雨是浏阳张坊人,今年49岁。做过修理工的他,因为爱好画画,将两者进行结合,业余时间开始了在木板上作铁烙画。去年,与长沙诚人公司艺术总监彭诚的一次偶然相遇,让他决定潜心作画。为更好地宣传这种铁烙画艺术,他的第一幅图选择了《清明上河图》。
半年时间完成半幅《清明上河图》
14日中午,见到李春雨时,一手摁着木板,一手拿着烙笔的他正坐在桌前认真烙画。随着烙铁移动,淡淡的古铜色线条跃然“板”上。为了静心,这间房子是专门租来作画的。
记者看到,两块已经烙好的木板上,用电烙笔勾画出的清明上河图,层次分明,立体感、凹凸感强,各种人物风景等栩栩如生。房中还放满了其他电烙画。
“每块木板长1.8米,宽0.4米。完成一半,花了大概有半年时间。”李春雨说,半年来,基本每天都与电烙笔为伴。花几个月尝试许多方法后他发现,作电烙画的时间和温度很重要。电烙铁通电后,要根据画的内容,做不同的笔尖,细的画线条,粗的画轮廓。
李春雨说,在木板上与在宣纸上烙画不同,木板由于熔点高,掌握火候后,能将事物的层次感很强地表现出来。但由于木板较硬,稍不小心,没画好,就得换木板重新画过。
与设计师偶遇,让他坚定作画信心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里人物众多,规模宏大,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非常逼真生动。要完成《清明上河图》烙画,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可李春雨为什么要以此作画呢?
“与设计师的一次偶遇,坚定了我在木板上做铁烙画的决心。”李春雨说,之前他做过修理工,经常使用电烙笔。喜欢画画的他,在休闲之余用电烙笔在木板上画。可家人觉得“这有点不务正业”的想法,让他无法静心作画。一次,一设计师相中他的画,并极力鼓励他传承这种民间艺术时,他打消了即将放弃的念头。
设计师是彭诚,浏阳官渡人,现为长沙诚人公司CEO兼艺术总监。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毕业的他,钟爱中国民间艺术。“这样的民间艺人很少,希望他能传承这种艺术。”就这样,他帮李春雨准备好烙画所需场地、设备等。
李春雨说,遇到知己后,可以潜心作画成了他最高兴的事。彭诚也表示,等李春雨完成《清明上河图》木板铁烙画后,他会利用相关资源,向外界宣传,推广中国烙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