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说起长沙童谣,很多人会想起《月亮粑粑》,但除此之外,你还能想起其他的吗?

  刚晋升为省级非遗项目的长沙童谣,在传承人蔡颖强多年努力下,收集整理了200多首长沙童谣。如今,蔡颖强还将这些长沙童谣配上了通俗易懂的图画,整理成册进行保存和流传。

  十余年搜集200多首长沙童谣

  “童谣是一个城市的印记,它能给人回忆,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方言。”1月10日,在长沙市开福区中国民俗画创作基地,记者见到蔡颖强时,他正在进行童谣画创作。

  蔡颖强从小就喜欢画画,尤其是擅长国画人物小品。“我是长沙长大的,记得很多小时候的童谣,有童谣情结。但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童谣传承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当时我就想,是否可以画出长沙童谣呢?”2004年,蔡颖强开始正式接触和收集童谣。

  “真的开始收集才发现,除了《月亮粑粑》《张打铁》《马兰开花》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外,很多都已经开始消失。”为了搜集更多的长沙童谣,蔡颖强走街串巷,四处拜访不同年代的长沙老街坊……“收集的过程中,有些人只记得前面几句,有的只记得后面的,所以我要先把他们全部整合到一起,然后再进行认证,看到底是不是这样唱的。有一首叫《萤火虫》的童谣,我找了十多个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才收集全。”

  “童谣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东西,不仅有趣味性,而且记录的是过去的信息和当时的民俗民情,这些都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蔡颖强介绍,在收集整理了200多首长沙童谣后,他将这些童谣进行了分类。

  蔡颖强告诉记者,长沙童谣,有游戏、有地名、有说唱,种类丰富,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虽然不是阳春白雪,但很接地气,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比如,游戏类的“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地名类的“一步两搭桥、三公里、四方坪、伍家岭、六堆子、七里庙、八角亭、韭菜园、司门口”等。

  他让长沙童谣“住”进了画里

  童谣收集回来了,如何有效留存和传播?蔡颖强准备结合自己画画的特长,给每首童谣以看图说话的方式配上图画,以童谣墙画、童谣画册的形式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沙童谣。

  “童谣语言虽然简单浅白,却蕴藏着民间的机智、聪慧,想要画出这里面的意趣,并非易事。”蔡颖强说,为了更好地观察刻画儿童神态,蔡颖强甚至还组织了小朋友玩起童谣中的丢手绢、挤油渣、牵羊买羊等游戏,进行情景重现。“但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会玩这类游戏了,玩起来不投入,也没有了那个时代的神韵。”

  在蔡颖强的不断尝试和闭关构思下,一幅幅带着童真童趣、带着历史印记的作品,被绘制出来。地道的长沙方言,融合着独特人物形象,童年的欢乐时光就如同画卷一般在眼前徐徐展开……如今,这些“住”进了画里的童谣,被编册成书,深受市民喜爱。

  2016年12月,入选长沙市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蔡颖强成为长沙童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21年底,长沙童谣被纳入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蔡颖强说:“以前画画很随意,成为非遗传承人后,不光是画画,更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更多人回忆起童年时,想起那个时候我们是这样玩、这样唱的。”

  “被列为传承人后,我感觉到更多的是担当和责任。”谈起今后,蔡颖强说,他会继续搜集、创作有关长沙童谣的作品,开发一些相关的文创产品,“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承人,长沙童谣的传承,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