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为进一步弘扬广大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操,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特别推出郴州市教师队伍的先进典型,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

  卷起裤腿,脱掉袜子,露出的脚踝泛着青紫,肿得像馒头。54岁的胡建祥说,这是他家访时不小心扭伤的。他任职的桂东县沤江镇下东小学地处深山,山路难行,家访却不能因为有困难就停下脚步。对他来说,受伤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要办成全县环境最好的学校”

  苦。1984年12月,桂东县沤江镇下东小学给胡建祥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一间不大的四合院,四间土坯房,就是一所学校。教室墙壁很薄,学生用小木棍就能轻易戳穿;地面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凹凸不平;木制的课桌由两个学生共用,放不稳,谁用的力气大,就往一边倾斜;教室里光线不好,有的教室甚至只有一面墙上有小小的窗,天气不好时,大家只能点起煤油灯……“没有电灯,老师晚上改作业也要用煤油灯。”胡建祥补充道,“一个月要一公斤煤油。”山区学校条件艰苦,留不住老师——34年来,胡建祥送走了数百个同事。

  这样的环境,苦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类似“课桌上的缝有5厘米”之类的困难都“不算事”,最糟糕的是雨天。屋顶的瓦片逢雨必漏,学生只能暂时搬开课桌。尽管如此,还有桌面被雨水濡湿。操场一片泥泞,学生们没有地方活动,只能冒雨出去。回来时,单薄的衣服都湿透了。胡建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改善学校环境,成了胡建祥的梦想。1997年,新教学楼的事有了眉目。“香港苗圃行动要来建希望小学”的消息传来,胡建祥打心底里高兴。建新楼需要26万元,香港苗圃行动出资13万,旧校舍的老木头可以卖2万多,剩下的由乡镇、教育部门、村民共同筹集。可是,教学楼即将动工,有的村民连孩子的学费都没有着落,建教学楼的资金就别提了。好不容易落实的新教学楼眼看着要“泡汤”,胡建祥无论如何都不甘心。于是,他自掏腰包,捐出了4000元积蓄。

  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终于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可胡建祥的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老师没有住处,学生没有食堂,操场也光秃秃的,缺少一批体育设施。胡建祥一趟趟往县里跑,争取资金和项目。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学校重建了操场,桂东县房产局援建了教师楼,学生食堂开张了,孩子们吃上了营养午餐。2017年,教学楼还重新装修了,学校围墙也建好了。

  如今,看着干净的两层教学楼,听着琅琅书声,胡建祥终于可以自豪地大声说出这句话了:“我们学校很漂亮!”

  “我对那里有感情,我不想走”

  47个学生,4个老师,这是2018年下东小学的全部成员。五六年级搬去镇上的中心学校后,全校只有4个年级,各一个班,每个老师都要教一个年级的全部课程。胡建祥吃住都在学校,一天上6节课,一个人从早讲到晚,要喝掉装满一个热水瓶的水。

  他习惯了。从教34年,他经历过一个班近60人的时期,晚上批改作业要花掉几个小时,他早已习惯了把学生装在心里。

  8月18日下大雨,胡潇、胡洒兄妹家的房子不幸坍塌。胡建祥听说了,第二天就赶去家访。学校走到两个孩子的家,要一个半小时,胡建祥心里只惦记着学生,一路都不觉得辛苦。20日,他把胡家的情况写进报告,帮他们争取帮扶资金。

  2014年,小思敏来到下东小学读一年级。她小时候被严重烫伤,行走不便。40分钟的步行上学路,只能由父亲每天接送。父亲没空时,小思敏就会拨通胡建祥的电话。接到电话,胡建祥一早就骑上电动车,去半路接小思敏上学。“那边没有马路,只能让她走到半路。”胡建祥说。

  4年级的谷智超家庭困难,爷爷奶奶年近八旬,奶奶身患癌症,母亲肾功能衰竭,一家8口几乎被拖垮。胡建祥为他们连夜写报告,通过政府救助、社会募捐等方式,筹到了4万多元。2016年,胡建祥又自掏腰包送来1000元,让谷家人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胡建祥的手机里,保存了很多孩子的笑脸。他始终记得他刚来时,父亲对他说的话:你是一个山里的孩子,山里孩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你去了那里,一定要好好工作,不教好就是害了一代人。34年,兢兢业业,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其中1000多人走出了大山。而他自己却多次拒绝了离开的机会,始终留在山里。“我对那里有感情,我不想走。”胡建祥摇着头说。

  2018年,胡建祥获得了郴州市教育突出贡献奖。他计划着,奖金要用来在校园里添置一批游乐设施,全校23个贫困学生,每个人分200元……还有6年,胡建祥就要退休了。在这之前,他还想“尽最大的能力”,为学校多做点事。

  记者:黄婧雯

  来源:郴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