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门县城出发沿303省道,往西北方向42公里就到达石门县雄磺矿,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砷矿。1500多年的雄磺矿开采历史,导致了这里的土地、水、空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对矿区周边包括磺厂社区、鹤山村、望羊桥等6000多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63岁的村民龚兆元正在自家玉米地里忙碌,从他敞开的衣襟里,能看到胸前和腹部的皮肤上有几个明显的斑块,小的就一个指甲盖大,大的有铜钱那么大,颜色明显比周围皮肤深很多。“2011年前我们这里的雄磺矿还在开工,每天早上出门,一抬头看到天空都是灰蒙蒙的,空气中的味道也很不好闻。”龚兆元向我们讲述道。
目前,龚兆元的儿子媳妇和孙子都在外打工,他独自住在村里,靠种玉米喂猪,获得微薄的收入用来去外面买米面和食物。“这里的土地没法种稻谷,就玉米还能存活,不过我们种了也只喂猪。人吃的米就要去外面买。”
78岁的肖良英老人刚从地里摘了一把生菜,准备做晚饭。由于一个人住,家里的大小事儿都得自己做。回到家,肖良英拧开自家的水龙头开始洗菜,虽然屋后面就是一条小溪,之前这里也有井水,不过现在矿区的人的生活用水都是来自矿区外的自来水。
村里像肖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还有好几个。这里的土地种不出庄稼,也没有什么副业,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讨生活了。据统计部门分析,矿区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
肖奶奶在2011年接受了常德市职防所的统一体检,被确定为砷中毒,获得了政府的一定补偿。“原先我们住在矿山里,每天一大早,矿山开工大量的灰尘飘到我们的房子周围,2011年矿山关停后,大部分村民就从里面搬出来了。”肖良英带我们来到她家外面的溪边,指着对面已经被绿草覆盖的山头说,“厂子关了也有两年多了,这里的空气也好了很多,只是地里种出来的东西我们还是不敢吃,种了喂猪。”
2011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鹤山村污染严重的农田进行了专项调查,其中粮食和蔬菜中砷含量大多超标,大米最高超标4.6倍,空心菜、萝卜、红薯等的砷含量也全部超标。据了解,整个白云乡雄磺矿砷污染面积约35平方公里,6000多名居民群众中,已经诊断发现砷中毒患者2200多人。
从去年开始,石门县就启动了雄磺矿污染治理工程,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2800万元,对20万吨含砷废渣进行安全填埋。第二期工程投资1200万元,对雄磺矿洞口进行封闭,同时对矿渣进行固定处理,填埋原污水处理厂的含砷淤泥。
另外,中科院目前正编制规划方案,在5年内投资13.5亿元,对2000亩严重砷污染核心区突然修复及绿化,并对周边6000亩含砷耕地进行修复。
小知识:
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如雌黄和雄黄。砷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且对白血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较长期密切接触砷化物,可经消化道、皮肤、呼吸道等不同途径吸收,可出现皮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若是长期暴露较低剂量的砷,则会在 3-7 年发现皮肤色素沉着和过度角质化以及贫血,在 40 年之后可能会发生皮肤癌。而慢性含砷粉尘吸入则有可能出现一些上呼吸道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