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湖南|新闻|城市|美食|时尚|旅游|汽车|同城|惠购|站点导航|世界杯

|邮箱|注册

新浪湖南

新浪湖南> 新闻>要闻>正文

洪水中用生命践诺——追记新化县三湾村原党支书王建平

来源:人民网2012年10月31日09:14【评论0条】字号:T|T

  每次望着门前那条平静的大洋江,孙满生总是默默流泪,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还不相信王建平已经牺牲了。

  5月6日凌晨,在狂风暴雨中,面对着汹涌的洪水,湖南新化县三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用血肉与生命铸起了一座巍然耸立的不朽丰碑,诠释了新时期党员干部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

  “你先上岸,后面的我来”

  5月6日凌晨,一场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湘中大地。地处炉观河、洋溪河、桃林河交汇处的新化上梅镇三湾村正处在这场暴雨的中心。

  凌晨3时,被暴雨惊醒的王建平再也没有合眼。他起床观察雨势,心中不禁焦急起来。村里的柳家水库是一座小型病险水库,内受山洪冲击,外临河水暴涨,弄不好就会垮坝,给周边群众带来灭顶之灾。

  “我要去看看。”王建平披上雨衣、拿着手电筒就往门外冲。走到半路,被雨淋湿的手电筒突然熄灭了,王建平只得摸黑返回家中,几乎摔成了泥人。

  王建平一一拨通了水库周边村民的电话,向他们了解水库的情况,并要求他们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清晨5时,暴雨依然没有停下来的势头。这时,王建平最揪心的已不仅是柳家水库和周边村民,还有村电灌站和自来水厂的安危。

  王建平拿起雨伞又冲出了家门,他叫上电灌站管理员孙满生,先去柳家水库排查险情,再到电灌站转移电动机。雨水和泥浆中,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水库大堤上。水位涨到了离堤面不到1米的位置,而水库溢洪道拦网上布满了杂草杂物,泄洪速度严重受阻,眼看就有水漫堤溃的危险!王建平连忙招呼着孙满生,用木棍将杂草清除干净,随后打开泄洪闸门,翻滚的洪水倾泻而出……

  容不得喘口气,两人又来到周家码头,找来一艘小机动船,沿着村口的大洋江,朝电灌站驶去。电灌站里的那台电动机,关系到全村300多亩农田的灌溉,是乡亲们凑钱买来的。以前,但凡遇到暴雨涨水,村里都将抢运电动机作为最重要的事情。热心肠、水性好的王建平,几乎每次都是抢运主力。2002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更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平日恬静的大洋江,此时却狂若蛟龙,汹涌翻腾。几经周折,小船终于靠近了电灌站机房。此时,电灌站的下层已经进水,要想搬出电动机,必须从机房窗户爬进去才行。

  在船尾掌舵的王建平,小心地将船停靠在机房旁边,大声对孙满生说:“你先上岸,后面的我来!”孙满生明白,王建平想独自去机房搬电动机。

  孙满生跳上岸,准备将船固定住。突然,一个急浪打来,小船狠狠地撞在了机房的外墙上。来不及扶稳的王建平猛地被甩下河去,瞬间被滚滚洪水吞没……

  “做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暴雨仍在继续。闻讯赶来的村民们沿着江岸,搜寻王建平。人们脸上淌着雨水和泪水,一边发了疯似地奔跑,一边大声呼喊着王建平的名字。

  有人清楚地记得:1982年,年仅16岁的王建平,就在这条河里救起了邻村5岁幼童王洪斌;还是在这条河里,2006年的一场洪水中,王建平救起三湾村村民陈志勇……

  一幕幕往事,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

  1994年,28岁的王建平离开家乡,到外面学做基建工程。凭着自己的勤奋,几年下来,他就挣了10多万元,修起了当地当时最漂亮的一幢小楼。2002年,三湾村两委换届选举,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王建平。

  哥哥王建华对王建平回家当村支书不太支持。“新化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当村支书可不是好差事。”他说,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村支书想要办事很难,“计划生育、粮食生产、维护稳定、公用事业,件件都不是好办的事,办不好可全是村支书的责任”。

  妻子和女儿也不赞成。妻子邹益莲和女儿王姣劝过他,何必放弃生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王建平说:“大伙儿选我,是对我的信任。做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满腔热血的他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挑起了带领乡亲致富的重担。

  三湾村三面环水,一条泥泞不堪的机耕小道是村民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通道。修条好路,成了王建平带领村民脱贫的第一件大事。他千方百计从上面争取到8万元,又瞒着家人,以个人名义到农村信用社贷了8万元,总算凑齐了修路资金。2007年,一条7.5公里长的高标准村级公路通到了三湾村每家每户的门口。

  路通了,王建平又带着大家,相继办起了130余亩经果林基地、15亩苗圃场,年产值达15万余元。乡亲们的口袋一天天鼓起来了: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不到900元,增加到2009年的3200多元。“没有他,我们村发展至少落后10年。”村干部刘助新说。村民们也把王建平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贴心人。

  11日清晨5时多,在失踪近6天后,王建平的遗体在大洋江下游5公里处被发现。

  “能帮助别人的,要尽量帮助”

  王建平家堂屋的天花板上,一窝燕子在上面筑了巢,一只母燕正栖在木板上哺喂着乳燕。

  “燕巢下的那块木板,是父亲生前钉上去的。”看着这样的场景,女儿王姣忍不住抽泣。在外地学习的王姣说,每次回家,只要一下车,就能在汽车站门口看到父亲等候的身影,如逢下雨,王建平还会把摩托车头盔和外套都脱给女儿,自己淋得透湿也毫不在乎。

  “我每次回学校,父亲都会送我去车站。”王姣说,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还是今年农历正月二十八,父亲送她去县城赶车。不同的是,这一次父亲只送了她一半路程,因为还有一名生病的村民需要父亲送医院。

  曾经在一辆公交车上,父女俩看到别人让座,王建平对女儿说,“能帮助别人的,要尽量帮助”。这些朴素的教导,此刻回想起来,让王姣唏嘘不已。学旅游的王姣还记得,每当她向父亲抱怨做实习导游经常受到游客刁难时,父亲也只是淡淡地说,要学会宽容,好好对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好好对你的。

  妻子邹益莲也不会忘记,结婚20多年来,两人不曾红过一次脸。憨厚的王建平不懂甜言蜜语,却经常骑着摩托车跑上10多公里的山路,到镇上买回来妻子爱吃的小汤包。

  王建平的父亲不会忘记,自己身体不好长年卧床,儿子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床前向自己“报到”,自己喜欢吃小蜜橘,床头的小蜜橘就从未断过……

  病榻上,老人眼泪纵横,泪光中闪烁着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建平啊,你就这么走了,没给爸爸留下一句话……”

  没有留下一句话的王建平,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感动和记忆。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湖南简介|广告服务|商务合作|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产品答疑|网上举报中心|互联网辟谣平台|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