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天,因疫情反复,全国演艺行业再迎一波“演出取消潮”。
以“演出取消”为关键词搜索,仅4月上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就陆续发布了多条取消或者延迟演出的公告。时间再往前一点,3月下旬,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在其平台发布消息称,2月中旬至3月中旬期间,全国演出取消或延期的场次超过4000场。
春风吹绿了大地,吹开了繁花朵朵,却没吹开演出市场的大门。疫情常态化下,拥有“演艺湘军”之名的湖南演艺行业从业者感受着“切肤的痛”,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考验和挑战。
剧院大门难开,演出计划被疫情打乱
“今年从1月份开始,已经确定取消了30多场次演出。”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总经理占苗在3月底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对大剧院影响较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以上。”
占苗表示,剧院无法开门演出,有时候,是配合长沙疫情防控政策实施;有时候,则是因为疫情的断断续续,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多点散发,使得长沙以外的演出团队无法前来演出,“很多剧目都是由全国各地剧团参演的,其中部分演出人员还是外籍演员,疫情一来,不是长沙不允许演出,就是演员过不来。”
对于演出计划被疫情打乱这点,国家一级导演,湖南演艺集团市场扩展部主管马波也深有体会。
“我们受疫情影响有三年了。第一年,情况还好;第二年,苦练内功;第三年,正在煎熬。”说起疫情下演艺行业所面临的窘境,马波颇为无奈,他介绍,目前,湖南演艺集团承接的包括外省交流演出、政府合作演出、对外售票演出在内的百余场演出都已取消或延期,另外,湖南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相关演出工作也从6月推迟到了9月,更多节会活动的演出计划也处于变动中。
演艺行业普遍遭遇“倒春寒”,其中,旅游演艺行业在疫情下的生存尤为艰难。民俗大戏《魅力湘西》从2021年12月停演,至今未恢复演出。“我们的市场受到了重创,亏损严重。”《张家界·魅力湘西》品牌推广负责人石赞如此表示。
演出接连被取消,业内多方面临挑战
演出取消、延期,让演艺行业多方难抵其扰。
“演出的一再延期,对观众的观演信心都有不小的影响。”占苗举例,去年因为疫情,话剧《平凡的世界》在长沙经历过三轮延期和开票。第一轮,演出票全部卖完;第二轮也卖得不错;第三轮,售票率和上座率则下降到了70%。“观众观演信心不断降低,失望感逐渐产生,到最后失去观演热情和耐心。”她分析说。
期盼已久的演出,被通知取消,而且这样的演出接连被取消,这种情况成了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观剧人不得不面对的“惨况”。
“原本计划去看的很多演出被取消了,退了很多演出票。”身处长沙的黄思维,今年以来,已经收到许多演出方发布的取消或延期演出通知,她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她所负责的“小不点大视界”长沙项目运营工作,也面对着诸多临时性工作调整,“比如延期后,要一对一和观众进行沟通,各个渠道对接演出延期的通知,与剧院协调档期调整事宜等等。”
疫情之下,演员也不好过。“有些演员转战艺术培训领域,但同样受到疫情影响,情况不太理想。还有一些演员转型进入其他行业,未来也不明朗。” 马波表示。
现实逼迫改变,思考探寻破局之路
疫情的到来让演艺行业陷入了危局,而疫情常态化的现实,逼迫行业从业者静下心来思考,寻求生机与出路。
“面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一定要做一些转型,尤其是在服务上。”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因疫情而临时关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占苗和团队成员开始思考和实践如何突破线下演出的局限。
“未来,大剧院会实现云端演艺服务的常态化。”占苗介绍,从4月开始,囊括“云上剧院”“云上艺术+”“云上课堂”3大版块的“云上梅溪湖”系列活动已陆续上线,为观众提供集云端演出、云艺术普及、线上课堂于一体的云聚梅溪湖,让喜爱和关注高雅艺术的爱好者在云端感受艺术魅力,“恢复线下演出后,每个月还将保持至少一部线上线下同步演出的剧目。”
“在疫情常态化下,‘两条腿走路’是演艺企业的生存方向。”石赞表示,《张家界·魅力湘西》已经与咪咕音乐建立了合作意向,探寻云演艺模式,“一方面,我们会依托云演艺,通过直播、付费点播等形式获取更大的品牌关注度,实现部分流量变现;另一方面,我们仍然会不断升级打磨线下演艺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运营模式,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旅游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
“目前我们能做的,更多的还是不断修炼内功,做好排练工作。”马波介绍,湖南演艺集团正在组织复排一些剧目,新创剧目也在排练中,“我们的演员会继续在排练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静心等待舞台上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