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 日,微博 @魔方严选一条简单粗暴的 “ 招聘启事 ” 刷屏全网。无论认真还是调侃,想必不少人在看到工作内容介绍的那一刻,都心动了。

  理由很简单。“ 公司想来就来 / 班爱上不上 / 但工资照发 / 带薪休假 2022 一整年 ”“ 你的任务就是每个月月底按时领钱 ”,这条件,搁谁不想要?

  微博发出后一小时就有 8 万转发,2.2 万评论,且活跃用户非常多。截至目前,转发量超 214 万,点赞评论均逼近 60 万,妥妥大爆款。

  虽然有网友指出这种所谓招聘其实就是抽一个人奖五万,实际上是在营销,利用了大家的求职空缺心理才有如此壮观效果,但绝大部分网友还是乐得参与其中,毕竟,谁会拒绝免费的 5 万块钱呢?

  因为传播效果太好,已有效仿者迅速复制了同款。招聘简介囊括公司爱来不来、工作爱做不爱、月薪五千可一次性结算、拒绝 996,给你时间金钱和自由等极度诱人的字眼,挑逗着观者的神经。

  数以百万的打工人们投入到这场狂观中,或许因为这些话戳中了太多人的心事。

  求职难:有人欢喜有人忧

  每年的 2-4 月正值春招高峰期,求职市场一片火热,应届生、往届生、留学生、社会工作人员等等求职者要在短暂时间内决定自己一段时间安身立命的去处。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求职者能未必能找到自己最心仪的岗位,而时间、同辈压力、未来发展等又使得人们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有人欢喜有人忧的事态反复上演,即使求职成功,也可能面临新的职场难题,这时,一份无需付出还有工资的工作实在是讨喜得过分了。

  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2 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春节后第三周,人才市场求职活跃度再迎高峰,简历投递量环比增长 10.5%,竞争指数由上周的 15.4 进一步升至 17.6,一个空缺岗位均收到约 18 份简历投递,呈现供需双热的局面。

  3 月 5 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 1000 万人。

  此前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 1000 万人,预计 1076 万人,相比 2021 届同比增加 167 万人。而从 2011 年到 2019 年的近十年间,毕业生人数也才增加了 174 万人。教育部在《做好 2022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在社交台上搜索 “ 求职 ” 发现,不少人吐槽求职之 “ 卷 ”,想要获得一份 offer 需要的条件越来越多。近年来,考公考编考研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也反映了当下青年择业时的保守趋向,但考公考编考研要想 “ 上岸 ”,又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争。

  在职难:加班成大部分人常态

  近期,互联网公司的 “ 过劳死 ” 和应届生反对过度加班事件促使加班再引热议。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7 成职场人有加班经历,其中,22% 表示加班是常态,几乎每天加班,13.4% 均每周加班 3-4 天,32.5% 每周加班 1-2 天。分岗位来看,生产 / 加工、销售、技术和设计岗位的加班更为频繁,33% 生产岗几乎每天加班。人力、行政、财务岗位的加班频率相对较低。

  此前,携程宣布将实行 “3+2” 混合办公模式,员工每周两天可在家办公,引起热议。

  腾讯也推出过改善加班现象的有益举措,腾讯微信试运行 “1065” 工作制,即早上 10 点上班,晚上 6 点强制下班,一周工作五天。

  强制下班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场内卷,但似乎仍 “ 治标不治本 ”。调研显示,有近 3 成的职场人认为在移动办公时代,“ 强制下班 ” 是伪命题,下班后依然随时待命。也有 2.9% 的职场人反对不加班,认为会影响薪资收入和晋升发展。

  除此之外,职场上的男女用工差异依然存在,受生理机制影响,女性择业时面临更多婚恋、生育方面的 “ 隐形歧视 ”,“ 择男不择女 ” 现象仍然存在。

  网友转发抽奖微博形成的舆论声音,不仅是打发时间的社交互动,也反映了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种普遍存在的焦虑。不断涌入的 “ 后浪 ”,传说中 35 岁的职场天花板,高竞争高压力的求职过程,这一股不按常理出牌的 “ 清流 ” 正踩中求职者求安稳的预期,令人会心一笑。

  无论抽奖结果如何,活动方赚够名气,“ 求职者 ” 收获乐子,工作么总会找到,至于那个万中无一的幸运儿,别忘了:

  潇湘晨报记者宁戈菲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