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讯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的李新德属于危房改造的 4 类重点对象之一。2019 年,李新德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递交了危房改造申请。很快,他家的房子被鉴定为危房,并获得 6 万元建房补贴。同年 8 月,李新德一家住进了新房。

  农村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 “ 两不愁三保障 ” 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托起困难群众 “ 安居梦 ” 的重要举措。湖南聚焦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 4 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任务,通过实施差异化补助、整合涉农资金、落实兜底保障救助等措施,做到户户建档,改造一户,销号一户。8 年来,湖南省实际改造农村危房 122.45 万户,改造总量居全国前列。

  2018 年以来,湖南省连续 3 年被国家确定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省份,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了 “ 湖南样本 ”。

  按照 “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 的目标,湖南先后开展 3 轮住房安全性鉴定,将鉴定为 C、D 级危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 4 类重点对象纳入改造计划。

  湖南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持续加大省级财政配套力度,危房改造的户均补贴标准大幅提高。在资金分配上,自 2016 年以来,对 51 个原贫困县足额安排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和资金,户均补助标准由最初的 5000 元提高到 2.45 万元,原深度贫困县达到 3 万元。为减轻贫困人口自筹资金改造危房的压力,湖南还与农村 “ 厕所革命 ”、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政策统筹推进,聚合各方资金 “ 办大事 ”。

  在农村危房改造中,湖南明确将农房建筑风貌管控作为要点,积极开展送农房设计图集下乡活动,在凤凰县吉乐村、韶山市黄田村、宁乡市夏铎铺镇石仑关村等地形成了一批具有湖湘民居特色的村庄。同时将农村危房改造和 “ 传统村落 ” 保护有机结合,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等地,对具有历史文脉传承意义的传统建筑群落实施保护性改造。

  记者张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