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安华,男,1962年生,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首席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从医执教35年,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感控专业人才2万余人,学生遍布全国30个省240多个地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是湖南支援武汉的第一人,和来自全国的专家一起,创造了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6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人物名片 吴安华,男,1962年生,中南大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名誉主任、首席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从医执教35年,为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感控专业人才2万余人,学生遍布全国30个省240多个地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是湖南支援武汉的第一人,和来自全国的专家一起,创造了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6万余人无一人感染的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大山深处,在城市乡村,众多优秀教师坚守三尺讲台,将一批批孩子送往更广阔的世界。

  近日,湖南近百万名教师的优秀代表,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宣告产生。为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推出“湖南教书育人新楷模”系列报道,重点报道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致敬。

  本报记者李柯夫长沙报道

  “吴老师,急诊ICU有个胰腺炎病人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胆道细菌感染到了胰腺,还要仔细检查……”

  8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内,中心首席专家吴安华正和学生、同事们探讨业务,交流病例。他带的博士生孟秀娟说,只要吴老师没出差,每周一总会如约出席,雷打不动。

  抗疫期间最多一天上7堂培训课

  1月21日,一张长沙到武汉的高铁票刷爆了所有湘雅医院师生员工的朋友圈。吴安华勇敢逆行,率先赶往武汉,成为湖南支援武汉第一人。

  随后,全国各地医疗人员驰援武汉,由于情况紧急,很多被抽调的人员来不及参加感控培训。

  给医护人员进行防感染培训,成了他在武汉的一项主要工作。

  “放下行李就投入工作了。”吴安华说,他接到的任务是做“感控”,在国家卫健委的组织下,他和来自北京大学的专家李六亿,花了整整8个小时,连夜编制出《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第二天国家卫健委就以文件形式下发。

  在指南中,他提出了两大有效措施: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疫情中所有医护人员避免感染最为有效的两大措施。“最多一天讲了7场课,授课总时长7个半小时。”吴安华回忆,2月25日,他1天讲课7场,共培训9支医疗队、1182名医疗队员。培训结束后,吴安华回到宾馆倒头便睡着了。

  据统计,在武汉的72天,吴安华讲课102场,培训了125支医疗队共14000多人。

  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一起创造了“中国奇迹”——全国支援湖北医疗队员4.26万余人,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医护人员和他交流时告诉他:“上了您的培训课,我们才有了底。”

  对此,吴安华说:“这是我一辈子最开心的事。”吴安华说,这个时候,才更加体会到这份工作的意义,也更加有了作为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荣光。

  论文纸上密密麻麻都是他写的批注

  2015年,因为听说吴安华为人谦和,脾气好,孟秀娟报了吴安华的博士。她坦言,刚开始确实是有惰性,有时写论文总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交。

  “每次交的时候都忐忑不安,生怕挨批评。”孟秀娟说。没想到,吴安华都是轻描淡写叮嘱一句,“以后还是尽量早点交。”

  次日,吴安华将改好的论文交回孟秀娟。她这才发现,论文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吴安华写的批注,“有时几乎可以说是重新写了一遍”。

  在她印象中,吴安华说过最重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写恐怕要不得。”慢慢地,孟秀娟再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无论是做学术还是看病人都更加严谨、耐心。

  2002年10月,由中南大学主办、湘雅医院承办的《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创刊。孟秀娟负责协助导师吴安华从事编辑工作。她说,每一篇投稿吴教授都会亲自审定,即便在武汉的72天里,他的手提电脑也不离身,每天在高强度的培训后,还要抓紧时间完成当天的审稿任务。

  “经常晚上12点还在回复我们的邮件。”孟秀娟回忆,会诊时,看到有些学生走马观花,心不在焉。他也不说重话,而是自己俯下身去,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检查,还不时询问病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