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的栖息是生态环境宣传的窗口和阵地。

  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不仅是人气。8 月 7 日,立秋当日,湿地公园一片绿野风光好,记者先后来到湘阴洋沙湖和岳阳市古湖湿地。了解到,当地依托生态山湖资源,引进多种野生动物,打造旅游风景观光区、生态农业科普教育区,让更多学生走进湿地,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及湿地动物。

  候鸟增长趋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洋沙湖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独具湖湘特色的水文化,填补湖南 “ 山、水、人、镇 ” 景区中 “ 水 ” 的空白,开启了湖南水文化名片,被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重点工程。

  2019 年,湖南省第 38 届 “ 爱鸟周 ” 在湘阴洋沙湖启动。借助 “ 保护鸟类就是保护环境 ” 这份自觉和热情,湘阴成为候鸟南迁北归、融入洞庭湖的极佳栖息地。

  走进天鹅湖,在一片辽阔水域,成群的黑天鹅在此停留觅食。在观鸟亭上能清晰看到远处草丛里的白鹭。湘阴县洋沙湖余明峰主任介绍,因为湿地保护好了,鸟自然就来了。野生动物的栖息是生态环境宣传的窗口和阵地。

  岳阳市退耕还林还湿试点项目坐落于屈原管理区古湖湿地,湿地治理成效同样从野生动物的数量增长趋势来侧面见证。当地工作人员定期对湿地水体变化、鸟类变化进行监测记录。

  岳阳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曾经很少见到候鸟,通过湿地治理后,除了水质改善,候鸟的增长趋势也肉眼可见。将通过候鸟栖息地营造,将古湖湿地建成洞庭湖围垦区冬候鸟越冬栖息地典范,吸引越来越多的冬候鸟来此越冬、吸引游客赏景观鸟,带动屈原第三产业发展。

  试点工程效果显著

  湘江流域湘阴县静河镇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位于湖南湘阴县静河镇共和村,紧邻湘江支流撇洪渠入口处,连通天然湖泊洋沙湖与湘江。

  根据相关监测点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建成区出水水质由《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 Ⅳ类标准,提高到Ⅲ类,部分区域达到 II 类标准,水质得到了明显地优化和改善,超过了预期目标。2018 年 11 月该工程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湘阴静河镇退耕还林还湿建设以来,以退耕还林还湿为基础建设湿地生态活动平台,不断完善湿地设施,并加大研学科普教育课程研发力度,年接待学生 5 万人次以上,致力让学生走进湿地,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及湿地动物,参与湿地水净化处理研学课程等形式多样的自然科普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散绿色种子,了解湿地的含义及湿地的作用。

  △古湖湿地

  试点工程的实施、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加强,往往可以成为可以借鉴推广的示范样板。

  行走在树木葱葱的古湖湿地,记者了解到,当地是屈原区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发挥的最好的区域之一。不仅利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净化上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水,并通过湿地系统优化配置,改善古湖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水生植物为冬候鸟提供栖息和食物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