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景、亲切乡音,湿地建设不仅使得游客络绎不绝,更加让走出去的人记得住这份乡愁。

  祁阳之美,美在湘江,美在构建一方乡村美景。8 月 5 日,记者来到永州祁阳,在当地,观赏到一条具有祁阳特色的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和小微湿地保护建设新路子。

  三年来退耕还林还湿项目的实施,记者了解到,祁阳做到了 “ 三结合一补充 ”。分别是: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与全县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相结合;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与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景区建设相结合;浯溪国家湿地公园核心景区建设与承建公司德辉 3A 级景区打造结合;项目后期维护纳入 “ 山水林田湖草 ” 工程。

  构建一方乡村美景

  如今的祁阳三家村,沿湘江已打造出滨水景观和水上乐园,两边是森林康养中心和农家田园风光带,农家庄园散布其间。游客行走其中,构造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

  在开展退耕还林还湿试点的过程中,祁阳县坚持将工程实施与发展生态旅游、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行河长制等工作深度融合,打造花海湿地、水乡湿地、田园湿地,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 三赢 ”。

  打造湿地生态景观:通过搭配种植多种林草品种,建设海棠、梅花、樱花、紫薇观游园,美人蕉、再力花、鸢尾观赏区等,试点区做到 “ 天天有景、月月有花 ”;全面绿化试点区湘江两岸的裸露山地,沿江营造绿化带 2.2 公里、植树 2.5 万余株、建成游步道 5 公里,构建独具特色的亲水自然风景长廊;高标准兴修祁冷一级公路至三家村连接线草砂路 8 公里,试点区正成为全市乡村旅游新热点,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结合乡村振兴:出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 “ 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 ”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 “1+6” 文件,在试点区率先拆除危房空心房,改水、改厕,种树、种花、种果,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生态和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今年,县委、县政府作出推动乡村振兴 “1+20” 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规划新建退耕还林还湿和小微湿地 70 处。

  湿地建设成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浯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开展 40 多次非法电捕鱼和非法捕猎专项清理行动,查获违禁捕捞船只 16 艘,取缔台网 18 张,收缴地笼 46 条,驱赶捕鸟人员 20 人次,每年举办一次人工增殖放流行动。全面关停河道非法采砂场。完成湘江沿岸 500 米范围生猪养殖场退养。开展入河排污整治,县城居民生活污水都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完成河流沿岸植树造林 5500 亩,封山育林 6000 亩,护岸林 40 千米。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16 年以来累计提质改造养殖 223 家,建成科森、绿而康 2 个年加工机肥 13 万吨的有机肥厂。年均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 25 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180 多万亩、灭除水葫芦等外来生物 5.5 万亩。

  当下,通过试点建设,使湘江及周边湿地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保育区保持自然状态,新监测到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8 种,种子植物 137 种(栽培物种 96 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1 种。湿地水生态环境稳定健康,湿地生态功能表现突出。经长期监测,湘江水质全面恢复并稳定在Ⅲ类以上,湘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园内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和噪音监测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有效地改善了湘江中下游水质。

  小微湿地保护建设

  按照 “ 恢复一片湿地、助推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 的生态、民生目标,结合开展森林禁伐减伐十年行动、百里湘江种竹植柳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专项行动,走出一条具有祁阳特色的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和小微湿地保护建设新路子。

  按照 “ 企业 + 湿地 + 基地 + 农户 ” 的建设模式,德辉等一批本地公司投入,将小微湿地项目与全域旅游、湘江百里画廊、国家森林城市等建设相结合,始终抓住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三大核心要素,全方位打造生态景观景区。

  在祁阳县三家村的向家洲,实施人工湿地建设 2.33 亩,将生产生活污水引入科学组合的表流、潜流以及垂直流等处理单元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经过自然沉淀、填料阻截吸附、微生物降解、湿地植物吸收等过程实现了污水的生态净化。

  并且在潘市镇龙溪村等地,将已有的小型库塘、洼池等,通过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引入湿地动植物群落、构建生态坡岸等措施,打造成小微湿地公园,不仅恢复了小微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自然景观,也为居民提供了湿地生态休闲场所,宣传普及了湿地生态主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