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这场持续约1小时40分钟的发布会由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主持。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徐麟,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介绍了白皮书记录的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历程和有效做法,重申了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并回答了中外媒体的提问。
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疫的伟大战士
白皮书指出,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中国抗疫的艰辛历程,是14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徐麟说。
在回答巴通社记者关于中国民众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提问时,徐麟分享了两个90后的小故事——一个是武汉女青年每天登录已故父亲的微信号,以父亲的口吻鼓励母亲坚持治疗,最后母女双双战胜病魔;一个是湖南长沙小伙自发来到武汉,每天义务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
“他们是14亿中国人民的缩影。”徐麟说,孝亲爱国、朴实善良、勤劳勇敢、宽厚包容——这是中国人民在抗疫中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这也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中国疫苗若成功应用,将向全球提供
白皮书指出,目前,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总体研发进度与国外持平,部分技术路线进展处于国际领先。
王志刚说,下一步,中国新冠疫苗如果完成了研制和临床试验,可以应用的时候,将作为公共产品向全球提供。
“疫苗研制一定要把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王志刚说,在疫苗研制过程中和今后的临床试验应用,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国际合作。
王志刚在回答《中国日报》记者关于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研发和救治技术的提问时表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托珠单抗、恢复期血浆、干细胞治疗等已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其中有10种药物或治疗技术被纳入诊疗方案。一些特效药研制也有突破性进展,如抗体治疗药物。最近,国内第一个抗体药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摘口罩的场合和适宜人群“越来越多”
在回答有关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问题时,王辰表示,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病例和疫情,应尽早、及时、有效应对,并突出对重点环节、易感和高危人群的防控,强化科技支撑保障和组织领导。
白皮书指出,在人民生命和经济利益之间果断抉择生命至上。王辰说,整个社会要实施系统行动,在有效防控和生产生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针对大家关心的口罩问题,王辰也给出专业建议:摘不摘口罩不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场所、场合和情况而定。但总体来说,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情况下,摘口罩的场合和适宜人群是越来越多了。
在回答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关于中国与他国关系受疫情影响的问题时,马朝旭说,经过这场疫情,中国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非但没受消极影响,反而进一步巩固和改善,中国的朋友更“铁”了、朋友圈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