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长沙市先锋街道老甫冲路,路边卖蔬菜的摊贩老板开心地让顾客扫码。图/记者张云峰▲6月1日,长沙市先锋街道老甫冲路,路边卖蔬菜的摊贩老板开心地让顾客扫码。图/记者张云峰

  去社区报名签承诺书,提交健康证等资料,流动摊贩也能拿到证,拥有临时摊位。水果摊主陈颂利说,现在卖货心里踏实多了,收入肯定会比以前多。

  长沙地摊经济逐渐活跃起来,天心区开放多个路段允许摊贩申请临时摊位。同时,也会对摊贩的经营进行规范,划定摆摊地点,限定摆摊时间。

  “这西瓜怎么卖?”“有3元一斤,有3.5元一斤的,来来来,尝一下,不买也没关系。”6月1日下午6点,天心区先锋街道老甫冲路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陈颂利正热情向过往的市民吆喝。“我们夫妻在这里摆摊快3年了,以前就是三轮车,碰上城管就要赶紧走,特别不稳定。如今有了专门的规范点,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稳定做生意,觉得特别踏实,也轻松了很多。”作为第一批领证“上岗”的摊贩,陈颂利感慨道。

  小摊小贩作为一座城市烟火气息的代表,如今正在逐渐回归,还是合规地回归。目前,天心区已开放坡子街南门口上黎家坡、城南路贺龙体育馆叮叮mall商场门口、文源街道林大路部分地区、先锋街道金房奥斯卡、环宇城商场前坪等路段,容许小商小贩在规定时间、规定位置摆地摊,摊贩只需要主动去街道报备,签订安全文明经营承诺书、提交相关材料即可申请摊位。

  01

  首批拿到准入证营业,心里很踏实

  在陈颂利的水果摊,西瓜、荔枝、杨梅、香瓜……各类时令水果,一应俱全。“现在稳定了,我们当然要好好做生意,品种越多,吸引的客户也能更多。”

  陈颂利夫妇是岳阳人,多年前曾在外地打工,“当时工资也不高,3年前在亲戚的介绍下来长沙摆摊。”

  5月28日,天心区先锋街道老甫冲路流动摊贩临时规范点率先上线,从社区得知信息后,陈颂利第一时间去报了名。“能有一个允许合规摆摊的地方当然要赶紧去,这样就不用东躲西藏了。”因为是从事零售水果的行业,提交了健康证、填写了详细信息后,陈颂利成为了第一批持“准入证”营业的商贩。6月1日见到她时,也将“准入证”挂在胸前,“有了这个就证明是合规的。”陈颂利笑着说。

  “包括双方父母,家中还有两个残疾哥哥,加上儿子和侄子,总共十口人,就靠着我们摆摊维持生计。”陈颂利介绍,除去每年房租3000元,儿子每月生活费1000元,家人吃药及其它支出外,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以前我们就推着一个三轮车,一点都不稳定。”陈颂利说,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摊位,“心里真的很踏实,也轻松。”

  除了在此处有临时摊位外,在附近另一菜市场,夫妇二人也有一个小摊位,凌晨3点起床进货,上午在菜市场摆摊,下午再来到此处,等到晚上收摊回家,往往已到深夜,“每天差不多只能睡4个小时,没办法,为了生活。现在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也没什么怨言,自食其力,我们也愿意。”

  确定规范点才几天时间,陈颂利说,收入方面还没有明确计算,“但是在我们看来,收入肯定是会增加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只要有检查,最起码前后就有至少1个小时不能卖货,现在这个时间就是多出来的,多了1个小时,收入肯定会更多。”

  天心区先锋街道嘉和社区主任王巍介绍,目前在该规范点共设置了20个固定摊位,前期通过走访调查,明确规范点的路段、时段和最大容量,“这附近就是小区,之前本身就有不少摊贩摆摊,我们就确定了位置,每天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允许摆摊。”

  不光是限定位置、限定时间,在该临时摆放点,也设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做好垃圾分类,不能越过规范范围经营等,“如果连续两次违反这个制度,我们就会取消在这里摆摊的资格。因申请商贩较多,我们经过筛选确定20户先签订安全文明经营承诺书,暂定15天按照顺序轮换一次。我们也在逐步吸取经验,后期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个摊位的调整,尽量满足居民的要求。”

  02

  收入增加一半,伙食多了一个荤菜

  走进坡子街街道碧湘社区上碧湘街市场,除了店面的经营户外,另一侧的木棚经营户整齐有序,摊位上的物品应有尽有。“以前这都是些临时摊位,有时候都摆到了路中间,连路都不好走。现在规范了,要买的东西都有,看起来也干净整齐。”在附近居住多年的李女士说道。

  徐梦飞和妻子在此处经营已有十多年时间,此前一直是流动摊贩的他们,深知有固定的位置的好处,“有固定的位置就会有回头客,有了回头客才会有稳定收入来源。”夫妇俩是益阳人,十多年前来到长沙摆摊,“一开始就是卖小菜,后来就是卖笋子、咸菜这些。”

  “之前租一个门面租了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租金几千元,实在负担不起,就又出来摆摊了。”夫妻俩常年靠着一辆三轮车做生意。

  2019年下半年,上碧湘街市场开始有机更新改造,此前临时摊贩地搭起了木棚,能同时容纳32户摊贩经营。相较于每月几千元的租金,此处每月800-1200元的管理费,用于疏导点的维护维修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摊贩们基本都能承担,“木棚能为我们遮阳挡雨,给我们一个稳定经营的地方,我们都愿意出这个钱。”

  今年春节,是徐梦飞印象最深的一个春节,“有了固定经营点,生意特别好,每天收入都能上万元,临近过年的时候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到了腊月廿九,我们所有的货都卖完了,给家里人带上特产,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徐梦飞回忆起那时候满脸笑容。

  “以前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一家三口吃饭,基本都是两个小菜,也没钱吃肉。”徐梦飞回忆,“不过现在都好了,有了这个稳定的摊位,收入至少增加了一半,现在每天吃饭都是一荤一素一汤,手里也终于有了点存款。”

  碧湘社区主任郑璇介绍,32户摊贩属于有机更新疏导点,全国两会期间,受“地摊经济”话题影响,为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在征得经营户的同意下,在部分商户门口增设摆摊点,“但前提是要注重环保,不扰民,符合蓝天保卫战要求,不能下台阶,不能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行人正常通行。”

  在上碧湘街市场入口处,还张贴有《临时规范点管理制度》及《临时规范点文明公约》,包括作业时间为上午7点至下午6点;保障安全,不占用马路、盲道和消防通道,不发生油烟和噪音扰民;坚决不使用三无产品和过期腐烂商品等内容。“这里的摊贩都签了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