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郴州资兴市程江口东南约一公里的 “ 骷髅坦 ”,是一处采硝、熬硝的坦洞。这个坦洞位于一座丹霞岩丘的半山腰,需匍匐攀爬半小时才能入坦。坦的边缘有巨石,石后有熬硝的灰堆。站在坦内勉强可以抬头,头顶岩壁上有明显的凿臼,可能是为了取硝,或者扩大坦内空间。

  当地文物部门认为这里是清代天地会一处采硝、熬硝的秘密哨所。硝是火药的原材料,郴州丹霞石壁上偶尔会分泌硝与盐,地方武装正是得知这一特殊的矿产资源而在野外留下了秘密采硝点。

  坦洞名为骷髅坦,坦内还真有一具骷髅。这具骷髅躺在坦洞边缘一副棺材内,骷髅的身世已经无人知晓。有人说是清代起义军中的一位领袖,也有人认为是采硝驻扎的军人。孰是孰非,已然杳无人知了,这是郴州丹霞山中众多人文痕迹共同的现状。交通方式改变后,以前的黄金水道变成偏僻之地,住在坦中的村民也陆续搬了出来。连同寨堡、悬棺、石刻等重要的文化遗迹也已经被世人丢在脑后。

  我们这趟行程,就是想在历史的草蛇灰线中寻觅一点有关这些遗迹的真相,在丹霞石壁间重新发现另一个郴州。

  郴州的 “ 郴 ” 字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 “ 林中之城 ”。可见,在秦代设立郴县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这块地方森林覆盖率高,山高路远,生存将面临很大考验,但这些似乎都没难倒生活在郴州丹霞山腹地的本地人。在郴州丹霞山区进行 3 年田野调查的湖南省博物馆原副研究员谢武经发现了大量的人文活动痕迹,包括有人居住的丹霞洞穴(本地称坦),防御工事寨、堡,摩崖石刻。如蜘蛛网一样的丹霞古道,将这看似偏远、难行的山区串联成适合人类生存的乐园。从这些丹霞石壁上的遗迹,我们似乎触摸到不同于当前郴州,而是那个深埋在历史中的 “ 林中之城 ”。

郴州丹霞地貌分布图郴州丹霞地貌分布图

  徐霞客曾点赞郴州丹霞,却喝了假酒

  明崇祯十年 ( 1637 ) 四月十二日清晨,徐霞客出现在程江口。这位明代旅行家,在程江口吃过早饭后,即登船出发,游览耒水上游的丹霞地貌。

  “ 程口西北,重岩若剖,夹立江之两涯,俱纯石盘亘,倏左倏右,色间赭黑,环转一如武夷。所附舟敝甚而无炊具,余揽山水之胜,过午不觉其馁。”(《楚游日记》)

  有趣的是,三日后,船过了永兴、耒阳,到了衡阳陡林铺了,徐霞客还不忘追记程江口:“ 郴之兴宁有醽醁泉、程乡水,皆以酒名,一邑而有此二水擅名千古。程水甘美出美酒 …… 今酒品殊劣,而二泉之水,亦莫尚焉。”

  程江口一段 20 里水路是郴州丹霞最为绝美的一段。两岸丹霞赤壁如刀削斧砍,挺直峻拔,加之耒水左环右抱,十分优美。耒水背后是更加广饶的丹霞岩丘,或伏或卧,紫红色的砂岩在阳光的照射下,互相掩映,非常有层次感。只是对于徐霞客而言,风景虽美,但没饮到真正的醽醁酒,而颇有遗憾。

  2019 年 10 月 10 日傍晚,湖湘地理的记者站在程水口。一如徐霞客在 300 多年前看到的,一弯碧水,两山相夹,丹霞赤壁绯红色的外貌很吸引人。用无人机飞高后,可眺望程水与耒水的河道,程水北岸有数座房子,当年徐霞客就是在这里栖居了一个晚上。

  徐霞客是奔着郴州来的。途中领略了永兴至郴州 50 公里耒水河段绝美的丹霞地貌景观。在现在,这段丹霞虽然不如距离郴州不远的广东韶关仁化县的丹霞山出名,但难得的是,沿耒水两岸留下了大量丹霞石刻、坦屋、寨堡、悬棺以及石窟造像。人文痕迹之多,类型之复杂,在全国丹霞山区都是罕见的。在郴州丹霞山进行 3 年田野调查的湖南省博物馆原副研究员谢武经认为郴州丹霞具有申请世界双遗产的潜质。它的美杂糅着人文历史的光辉,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具有其他丹霞地貌没有的特色。

  事实上,早在明代徐霞客抵达郴州时,耒水两岸的丹霞岩丘内就已存在了大量人文遗迹。如徐霞客在郴江口徘徊半日就是想去曹王寨,该山寨据说与宋代曹成的农民起义军有关。徐霞客在《楚游日记》中写道:“ 江口诸峰,俱石崖盘立,寸土无丽(立)。《志》称有曹王寨,山极险峻,暮不及登,亦无路登也。”

  徐霞客在郴江口看到的也是丹霞地貌,位于今郴州苏仙区的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如今登船亦可循着徐霞客当年的足迹游览四周的风景名胜。尤其经小船入郴江,可远眺喻家寨,一处临江孤立的丹霞岩丘,面对郴江的丹霞陡壁上保存有 50 余方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让人殊为惊奇。

  而这样的石刻还散落在丹霞山区其他角落,位于永兴境内的侍郎坦,程江口下行约 5 公里。坦内刻有 16 方石刻,其中 9 方为唐代石刻,1 方为南北朝时期,最早的距今已有近 1500 年。

  现在看来如此偏僻的地方怎么会留下这么多石刻?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梁武帝时期。被称为 “ 林中之城 ” 的郴州,是不是远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荒蛮之地?这片丹霞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记录了我们过去从未认真对待的东西。

▲高椅岭是全国最典型的一块老年丹霞。▲高椅岭是全国最典型的一块老年丹霞。

  全国最典型的一块老年丹霞

  在开始探索郴州丹霞山区的人文历史痕迹之前,有必要对以耒水为中心的郴州丹霞做一番全面了解。位于郴州苏仙区的飞天山与高椅岭与广东韶关仁化县丹霞山直线距离仅 110 公里,却没有被一同纳入到丹霞地貌世界遗产名录。它当年落选的原因,来自人们对丹霞地貌景观的统一印象——顶平、身陡、麓缓,不太相符有关。

  2006 年,我国以东南丹霞地貌分布区的湖南崀山和万佛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和冠豸山、江西龙虎山—龟峰、浙江方岩和江郎山以 “ 中国丹霞地貌 ” 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在 2008 年提交的申遗《综合文本》对丹霞地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发育丹霞地貌的岩石基础是红层,其中主要是红色陆相粗碎屑岩,中国红层主要堆积在白垩纪内陆盆地中。丹霞地貌又是 “ 以红色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中国丹霞地貌可以表述为 “ 以陡崖坡为特征的陆相粗碎岩红层地貌 ”。

  但是这一显著特征,在郴州丹霞广饶的丘陵岗地上却不多见,即孤立的、陡直的峰柱。在郴州丹霞分布的核心区域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内,大部分的红层出露被剥蚀成低矮的岩丘,标高在 160 到 280 米。显眼的丹霞赤壁主要分布在耒水河的两岸,由于河水的切割作用,而形成 10 米左右的陡壁。自然崩塌或流水剥蚀形成的孤立的峰柱则很少见。

侍郎坦崖壁上的 “ 昌黎经此 ” 石刻。侍郎坦崖壁上的 “ 昌黎经此 ” 石刻。

  而在高椅岭丹霞地貌区域,连丹霞岩丘也几乎被剥蚀殆尽,平缓的山麓仰卧在大地上,低洼处的积水映射着蓝天白云,将高椅岭丹霞地貌打造成一道绝美的调色板。在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原总工程师童潜明教授看来,郴州高椅岭丹霞甚至已经不能称作丹霞,它的外貌与申遗材料中对丹霞地貌的定义已经不太相符。从途经丹霞地貌的耒水河道河曲发育程度来看(河流只有流经平原地区才会发育大量河曲),处于茶永盆地的郴州丹霞正在向平原过渡。童潜明将其概括为 “ 准平原化 ”。

  郴州丹霞是丹霞地貌进入老年阶段的产物。打个比方,如果丹霞可以 “ 活 ”100 岁的话,郴州丹霞已经 90 岁高龄了。如果再过几个地质年代,可能这里的丹霞地貌会被剥蚀殆尽而形成阡陌交通的平原,也说不定。

  郴州丹霞具有国内少有的老年丹霞地貌。即陡直的峰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缓的、如贴着地面的紫红色砂岩 “ 底座 ”。加上湘南地区充沛的降雨量,境内耒水、郴江、便江等的持续切割,郴州丹霞与水相依,呈现出老年时期的绝美身姿,所谓最美不过夕阳红,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郴州丹霞已经走入丹霞地貌的尾声,随之而来的将是绝美的谢幕。

  (来源: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钱烨 图片 / 倪润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