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株洲日报

  雨后初晴,醴陵枫林市镇的春色格外迷人。4月16日,在枫林市镇金狮村的田垄边上,村民蒋安全在大商池集团醴陵好庄稼种养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几个月,金狮村、狮形山村、五石村、双井村先后有六十多个村民在合同上签了字,完成了1000多亩土地的流转。

(图来自魅力枫林)(图来自魅力枫林)

  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枫林市镇西靠株洲县,北抵浏阳市,处株、醴、浏三县市结合部,是醴陵北部的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让枫林市镇搭上发展的快车,多年来,这里还一直赶不上醴陵经济的发展速度。

(醴陵枫林市镇。图来自醴陵旅游)(醴陵枫林市镇。图来自醴陵旅游)

  “种了一辈子地,还是没什么钱”,这是很多枫林市镇村民的写照。虽然温饱不成问题,但枫林市镇富裕的人家确实不太多。多数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靠粮食、茶油、生猪、家禽等农副产品和打工的收入。

(图来自醴陵旅游)(图来自醴陵旅游)
(图来自醴陵旅游)(图来自醴陵旅游)

  这些年,镇政府不断地调整经济结构,生猪、鲜鱼、家禽、柑橘等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药材种植也有较快发展,粮食、茶油、茶叶、竹木等也在增产,但百姓收入的增长还是不快。大家都希望钱包快点鼓起来。金狮村、狮形山村一带的村民也不例外。

  2015年,先后在北京农学院、省农科院学过“测土配方”的醴陵农技师朱小其,与省农科院的老师对金狮村一带的土壤进行检测时发现,这里的土不但无污染,含硒量还很高。硒,是人身必需的微量元素。市场上的富硒大米,最高卖到80多元一斤,普通的也能卖20几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如果能产出富硒大米、富硒瓜果、富硒茶油……金狮村、狮形山村一带的村民,何愁致不了富!”说到这些,朱小其有点抑制不住的兴奋。

(枫林古井。图来自醴陵旅游)(枫林古井。图来自醴陵旅游)

  长草的荒地变宝地

  站在金狮村的村口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块千余亩被群山包围的“小平原”,“小平原”上阡陌纵横村舍俨然,但有不少田地里长了杂草,待气温再度回升。翻土机、插秧机就会出现在“小平原”上,以机械操作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将成为这里的新景观。

  看着别人在土地流转合同上签字,杨家垅村的钟红羡慕不已。“听说以后我们村也会参加合作社,我希望能快点加入,这样种田不会那辛苦了,还收益高,土地还有租金收入,多好啊。”

  大商池集团中国南部市场的总负责人颜军红先生说,枫林市镇的富硒米基地,是集团在中国南部落地的第一个合作项目。他们将在5年内,将这里发展成2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以后还要向4000至5000亩的规模发展,逐步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硒元素绿色生态农业山庄。

(图来自醴陵旅游)(图来自醴陵旅游)

  小康生活将从梦想变成现实

  听说家门口的种植基地要招工人了,在醴陵市打工的张林森赶了回来,还戴着工地安全帽的他挤进人群,问要不要50岁以上的工人,听说60几的都要,他脸上乐开了花。“在家门口做事好啊,每天都可以回家看孙子,还可以打理屋前屋后的菜地。”

  作为醴陵好庄稼合作社总负责人的朱小其,对于用工这一块的想法毫不含糊:“当然是本地村民优先啊,只要他们愿意来。”他还说,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政府也鼓励通过产业脱贫致富,这样的政策得民心,也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朱小其算了笔账,一亩地年产700斤,1000亩就能产七十万斤,按20元一斤计算,一年的产值也能达到千万元以上。收割完水稻,就种富硒油菜,不会让地空着。五年以内每月的具体实施计划,合作社已经制定好。他动情地说:“我希望五年内带领200户村民走上小康之路,十年内把基地建成比较成熟的产业园。”

  (株洲日报 记者/尹习勤 通讯员/翁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