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湘潭在线

位于湘江杨梅洲岸边的湘潭船舶厂(记者陈旭东摄)位于湘江杨梅洲岸边的湘潭船舶厂(记者陈旭东摄)
厂区内废弃的大型船舶(记者陈旭东摄)厂区内废弃的大型船舶(记者陈旭东摄)

  湘潭在线4月1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谢雨 通讯员 郑卫丰)因水而兴,因商而旺。

  自古以来,我市境内水网纵横,湘江之上的来往船舶见证了水运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华,直至今日,很多湘潭人仍记得杨梅洲上那家盛极一时的湘潭船舶厂。就在船厂“ 消失”之际,我们跟随老厂长廖厚坤一起,探索了“湘潭船舶厂”的兴衰历程。

  现状:工厂停工机械蒙尘荒废

  廖厚坤今年70岁,他在湘潭船舶厂副厂长的岗位上退休已有10年。日前,在这位老船厂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工厂。

  一进工厂,大门上满是锈痕的“湘潭船舶厂”便映入眼帘,厂区道路四周也已长满凌乱草木,随风摇摆,只有门口两旁高耸的行道树显示出曾经的辉煌。推开轮机车间大门, 我们看到里面的车床、铣床、龙门铇、仪器表等设备均已破损,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当年,这个轮机车间就是造船的主车间,造船的零配件和装备都在这里完成。”作为当年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廖厚坤和工人们一起,把所有精力都投进了这个生产车间。他介绍,船舶制造有特定的流程,轮机车间负责生产发动机、电器线路和运营装备,船体车间负责制造整座船身,木工车间负责船内门板和内饰,数百名工人轮班分工,最终在室外工棚制作完成最后的船舶成品,试水运行,交工出厂。

  盛况:全省第一艘钢制客轮“湘潭制造”

  船舶制造业是我市水运经济的缩影。湘潭船舶厂始建于1853年,曾国藩办团练,在湘潭杨梅洲办船厂,制造非机动船,之后该厂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湖南省首家能够建造客轮的企业。解放后,造船工人组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湖南省航运局接收造船社改为造船厂,1964年与市船舶厂合并,成立湘潭船舶厂。之后的近30年时间,湘潭船舶厂进入鼎盛时期,拥有员工1千多人,年造船40余艘,与长沙船舶厂、常德船舶厂、益阳船舶厂并列为湖南省四大船舶厂。

  1969年10月,湘潭船舶厂制造了全省首轮400客座、240马力、时速19.7公里的钢质客轮——“韶山206轮”。交工试航当日,慕名而来的各地群众齐聚杨梅洲,一同见证了这艘巨轮的问世。

  而这场船舶生产工艺革命,也标志着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木质船到钢质船的技术更新。除了全省首轮钢质客轮这块响当当的招牌外,湘潭船舶厂还接连完成了两项船舶制造科技创新——浅水客轮双反桨和船舶接驳扣锁工艺,为我市船舶制造业,以及水运经济在全省甚至全国奠定了重要地位。

  衰落:“弃水走陆” 造船厂退出舞台中心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快捷便利的铁路、公路客货运事业加速发展,我市大量货源和客源开始“弃水走陆”。加上不断涌现的民营船舶企业以其价格优势争夺货源市场,逐年增加的以“挂靠”和“承包”方式的个体制作户挤占了船舶修造和金属构件的订单市场,作为国营企业的湘潭船舶厂开始从高峰走向低迷。

  廖厚坤告诉我们,常年的“以销定产”,导致湘潭船舶厂的命脉全部掌握在订单上,因此经常出现“缺米下锅”的现象,加之生产钢铁船的设备逐渐老化,跟不上时代需求,船厂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越发疲软,甚至逐年亏损。直到2003年,船厂最终宣告破产,整体产权由“湖南翔鹏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私企接管。

  “湘潭船舶厂和当年倒下的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终究没能跨过这道坎。”市地方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除了体制本身,船厂破产更多是反映了当时我市水运经济萎缩的走势。私企接管后,虽然我市港口吞吐量回暖提升,但最终因为经营不善,原湘潭船舶厂还是淹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终于,历经164年的沉浮变迁后,这个占地187亩的大型船舶制造厂于2015年正式宣布停产。

  呼声:将老船厂改建为工业遗址公园

  荒废的老工厂何去何从,引发湘潭市民的关注。根据最新规划意向,湘潭船舶厂(湖南翔鹏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所在地或将被规划为生态公园用地,老船厂面临拆迁的命运。

  “改成生态公园投资成本高,不如直接将废厂改为遗址公园。”从事水运商贸50年之久的肖斌华认为,湘潭船舶厂是我市近现代水运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鼎盛与辉煌,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廖厚坤认为,湘潭船舶厂现存较为完整的造船工场遗址,只需稍加整理改造,就能成为一座原汁原味的工业遗址公园,适合旅游开发。同时,该厂毗邻窑湾历史文化街区,杨梅洲水上公园,犁头嘴等休闲景区,完全有条件成为“千里湘江第一湾”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从国内来看,目前已有上海江南造船博物馆、北京首钢等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另外,市地方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精美湘潭项目建设,并着力起草《湘潭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将湘潭船舶厂改建为湘潭工业遗址公园,在推进精美湘潭建设的同时,兼顾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