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在众多资讯、媒体信息的强烈碰撞和冲击下,国民的阅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大互联网平台也都纷纷发布相关的数据和报告,通过数据来解读目前国人在阅读领域的现状。

  据“亚马逊 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电子书因其携带方便、价钱实惠、使用便利而受到读者的欢迎。环顾现实也的确如此,触网触屏的低头一族随处可见。应该 说,这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但与之同时,也不难发现在这种新型阅读方式的背后更多的是快餐化、浏览式、实用性的浅层阅读,而深 层内容、深度思考却相对缺乏。显然,这种阅读的影响作用十分有限。

  诚然,伴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现在社会人们普遍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是大多数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态,人们也由此总是把工作太忙、时间太紧、身心太累作为不读书、少读书的冠冕堂皇、振振有词的理由。

  表面上看,确有客观因素,理由也很充分,但读不读书的决定性因素其实并非受制 于客观因素,更多的取决于主观意愿。一句话,读书不是一个有没有时间的客观问题,而是一个内心深处想不想读书、愿不愿看书的主观问题。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 来说,或许没有大片整块的时间可以利用,但再忙再紧不至于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毕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会有的。

  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不可否 认,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事业,忙与累是免不了、避不开、绕不过的常态。但越是忙、越是累,越需要有排除干扰、平衡自我的气定神闲。唯此,人才能从忙 累中解放出来,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否则就只会沦为生活的奴隶,工作的机器。而读书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滋补和调养方式,能够让人在忙碌的生活状态中找到精神 寄托和依靠,给心灵以充实和慰藉,始终保持内心的和谐平衡与宁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诚如习总书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 专访时所说道的那样,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其实,不仅如此,读书还可以让人更有魅力,更有人缘。据移动社交平 台陌陌通过大数据研究发布的网民读书报告显示,读书越多的人越有人缘,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报告显示,读了3本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相比,前者的粉丝数是 后者的3倍多,前者的好友数则约为后者的4倍。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追求和良好习惯。

  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辛劳的过程,一时读书容易,坚持不懈却不易做到。毕竟 读书对人的影响和功效不会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正因为如此才更考验人的潜心耐心与坚持定力,才更需要我们的心无旁骛与专注执著。一句话,读书贵在坚持、难 在坚持,也成在坚持,凡是读书终有所成的人无一不是从不间断读书的人,而任何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会也不可能有任何收获。因此,于你我而言,想要读有所 获、读有所得、读有所成,就应该像一日三餐那样,将读书作为每日成长所必须的精神养料去如饥似渴的吸吮和摄取。

  读书是一个永不过时、常说常新的永恒话题,世界读书日有期限,但读书却无穷期。读书之日话读书,愿每一次重温世界读书日,都能成为我们每个人坚定读书信念、培养读书兴趣、形成读书习惯的加油站和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