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至12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光眼周。记者日前从长沙市第三医院了解到,青光眼是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之一,对视功能危害极大。目前,我国有近千万的青光眼,但是有一半以上的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该院眼科主任邓莉指出,青光眼可怕之处就在于其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患者早期仅仅觉得眼球胀痛,视力有所下降,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忽视治疗最终导致视神经永久性损害,视力无法恢复。
30岁以下
患青光眼多为先天性
邓莉介绍,根据病因、解剖和发病的机制,青光眼临床上通常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发育性三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的形态或功能异常引起,而无眼部其它疾病;继发性青光眼则是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如眼内炎症、白内障等;发育性青光眼则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发育异常导致房水引流功能下降而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
邓莉称,目前就诊的患者中,以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居多,且多为40岁以上的人群,包括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眼痛、头痛、畏光、视力急剧下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症状剧烈、视力严重减退者,可仅存光感;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同时发病。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几乎没有症状,部分病人可偶尔有视疲劳的现象,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可有视力模糊、眼胀或头痛等症状。
邓莉介绍,近来媒体常常报道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而诱发青光眼的病例。邓莉解释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造成眼压的暂时性升高,但对于正常人来说,通过自身的调节后眼压都会恢复至正常;而被诊断为青光眼的年轻人多是由于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眼部解剖发育即已异常导致的发育性青光眼。
有家族患病史者
建议定期做眼部排查
“重视青光眼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邓莉介绍,由于青光眼具有遗传性,因此,建议有家族遗传史且出现类似青光眼症状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来说,40岁以前,建议每4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40岁以后,每2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65岁以后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青光眼排查。此外,有高眼压症(眼压高于21毫米汞柱)患者虽然不是青光眼,但却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要到医院长期追踪观察。
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激光或手术等治疗方式,但是这些手段治疗青光眼虽然能降低眼压,但是不能逆转患者视力、视野的损失。因此,对于青光眼务必早发现、早治疗。据了解,目前可通过测眼压、查眼底、房角镜和视野检查、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等方式提前预知某些青光眼发病风险并进行早期干预,据统计,通过以上检查和后续治疗手段,约50%的患者都能有效规避青光眼的发作。
此外,邓莉还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特别注意睡眠时枕头高度要适宜,不能过低;情绪不能长期处于激动、紧张的状态,要避免长时间阅读、玩手机、看电视等近距离的用眼,也不宜在暗室久留。要减少一切导致眼压升高的因素,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衣领、腰带不要过紧等,减少急性发作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内容侵权、不实处理联系:health_hncs@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