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六届“急救白金10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主题为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在行动,掌握心肺复苏是关键。湖南省人民医院的急救专家和志愿者们在医院门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培训,同时举行了该院主编的首部《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指南》科普图书首发仪式。
《现场救护指南》指导公众角色转换“速成”合格的第一目击者
《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指南》由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祝益民教授担任主编,由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专业人员组成主创团队,本书共5章40节,书中内容包括现场救护新理念、现场救护的基本方法、危在旦夕的现场救护、简易救护值“千金”、能做则做的现场救护,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非医务人员的视角着手,将现场紧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分类介绍,可用于培训、自学和应用实践,尽快帮助公众成为现场急救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在关键时刻救己、救他、互救。活动现场,还向现场群众进行了免费赠书。
"第一目击者"的英文是"First Responder",在院前心肺复苏领域使用了多年,原意是心脏骤停发生后,现场第一个做出反应、采取急救行动的人,这个人不专指医生,而可以是患者身边的任何人。这个词于上世纪后二十年,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十分流行,它成为“志愿者”队伍中最重要的成员。主要是学习以救命为主的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经过规范的培训,通过考试后获得证书,从而可以在现场对伤病患者进行救护工作,成为社区民众开展“自救互救”的重要力量。在欧美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特区,“第一目击者”占其城镇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15:1,而我国真正训练有素的“第一目击者”不到1%。
祝益民介绍,人人都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特别是人民警察、消防人员、教师、机场车站码头的服务人员以及各种重大集会的工作人员,学会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十分必要,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将牵头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系列公益培训,所有课程在医院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示发布,还将在医院开设“急救屋”,供群众学习和练习急救操作。
急救意识普遍薄弱,可能错失生还时机
研究显示,世界每年因各类意外事故致死者约350万人,也就是说,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非命。而在发病受伤的现场如家庭、道路、工作场所和娱乐休闲等各种医院外环境中,在现场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因此,抢救越早,成功率就越高。据统计,意外发生后的前10分钟,在救护人员到达前,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很多人的生命因为错失这10分钟而画上了句号。把握住这宝贵的10分钟,就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生的希望。这就是“白金10分钟”。
“急救白金十分钟(EPTM I Emer-gency P[atinum Ten Minutes)"是指伤病发生后,专业人员不能到达、时效最重要、救治最薄弱的早期10分钟左右时段内伤病救治的时效性原则和理论。包含了心肺复苏的最佳4分钟、窒息抢救4~6分钟、目击下除颤、立即止血等急救技术和技能。它是与120系统衔接的一个急救阶段。
在“白金10分钟”, 在场的“第一目击者”通常不是急救专业人员, 而且,急救专业人员也很难在此时间段中赶到现场。因此只能依靠“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院前死亡率,这就是现代救护的新理念。值得担忧的是,我国急救普及率不足1%,只在大城市的某些人群可以达到5-10%,与国外25 -70%相比,差距很大。有研究表明:我国院外心脏性猝死生存率不到1%,而国外先进水平可达到10 %一3 0%。国民急救意识薄弱,可能导致很多意外伤害发生之后,伤病员得不到最及时的救护生命戛然而止,造成永远的遗憾。湖南省人民医院两周前开始通过微信发放急救相关问卷调查,共有近4000人参与填写。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7%的人渴望了解并愿意学习急救知识,53.85%的人表示自己完全不懂急救知识,79.3%的人认为公众缺乏急救知识的原因是没有急救机构进行培训和演练,超过99%的人认为有必要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超过98%的人认为有必要在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中开设急救必修课程,将近一半的人表示通过急救知识的培训后将愿意帮助需要救急的患者。
专家教授急救绝招,抓住紧急时刻“救命”稻草
急救统计资料:北京市卫生局公布2007年急症死亡人数62767 。死于家中或去医院的途中32080(51.11%),家中49.74%,途中1.6 4%,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创伤、中毒院前死亡比例远远大于死于院内的比例。城区死于家中或途中(38.31%)首位是心脏病;郊区死于家中或途中(76.6 1%)首位是脑血管病,是城区的3倍。年龄越大比例越高,65岁以上占死亡的52.53%,丧偶者比例30%。120出车前三位:外伤一脑血管病一心血管病。
“白金十分钟”是要由大众自救互救来完成,换句话说:专业人员没有到达之前,是我们大众百姓自己的事;为具备这样的能力而进行学习培训也应该是自己的事;为自己增加多一次生机,既便是自己花钱学习也是值得的事。虽然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第一目击者”的急救能力十分欠缺,专业救护人员到达时往往已错过了急救的“白金十分钟”。因此急救技术要从心肺复苏学起,大众的努力才能共同提高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病人的死亡呈三个高峰分布,第一死亡高峰在发生事故后60分钟内,死亡数量占50%,称之为现场死亡。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事故后2至4小时内,即早期死亡。这类病人是救治的主要对象,临床上的抢救也主要集中在这个阶段。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事故后1至4周,占死亡数量的20%。抢救应该针对创伤后第一死亡高峰和第二死亡高峰内的危重病人。尤其重要的是,在60分钟内,前10分钟起着决定性作用。大量急救措施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有一半能被救活;4至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抢救其实就是抢时间,可以说“白金十分钟”比白金还珍贵。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小彤教授分步讲述了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专业人员进行了示范,很多市民进行操作体验。“手臂要垂直”、“按压力度要适当”、“吹完气记得松开鼻子”……虽然旁边有医护人员进行指导,王先生还是显得手忙脚乱。“以前确实没有真正自己动手过,学急救比什么都重要,关键时刻是可以救命的!”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王先生继续认真地练习操作。
祝益民介绍,心肺复苏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实用性最强的现场急救技能,在欧美一些国家,心肺复苏已被列为高中毕业的必考项目。而在我国,全民急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尚处于起步阶段,呼吁全社会都来学急救、人人懂急救。(通讯员 周瑾容)
附: 紧急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技术——现场心肺复苏(CPR)
l、顺序:C→A→B=胸外按压→打开气道→人工通气(图)
2、CPR流程:评估环境安全→判断病人没有意识+没有呼吸→胸外按压30次→打开气道-人工通气2次→持续复苏30:2→除颤(有AED,尽早除颤)→评估复苏→l20现场抢救→转院内
3、院外:可以只做胸外按压,直至AED、急救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来进行后续抢救
l、呼喊、拍打
2、呼救
3、翻身
4、触脉搏
5、胸外按压
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cm
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胸骨下端或者
腋下手掌横拉位(向老师请教)
6、开放气道
7、人工呼吸
AED快速操作指南
操作步骤:
l、向上开起机器上盖,同时将盖子垫于患者肩部下
2、按键设备右下角开关按键,完成开机(设备指示灯逐一亮起,完成自检,并提示系统正常)
3、图示指示灯亮起,并同时伴随语音操作提示,按语音提示逐项完成操作
4、为患者贴附电极片(正中十字线的横线处于患者两乳头连线处,竖线位于患者胸骨正中,确认位置后揭去导电胶保护膜,将电极片白色部分与患者皮肤良好贴附)
5、除颤器自动语音提示“不要接触病人,正在进行分析”
(1)如出现“建议除颤”语音提示,请待红灯亮起时按下心形标志按键放电
(2)如提示“不建议除颤”请开始胸外按压(按压电极片十字线位置,并跟随设备发出的“哔哔”节拍音,观察屏幕右侧深度指示柱状条,使之充盈至下方两条横线内)按压过程中,每30次按压,为病人做2次通气+请根据语音提示,重复以上两项操作,直至专职抢救人员到达现场
手法解除气道异物——解除气道异物
突然呛咳,呕吐,呼吸停止,发绀,无其他原因的意识丧失是气道异物的典型体征。常常发生在进食的时候,食物或非食物原因,如硬币、果核、果冻或玩具等均可造成成人及婴幼儿的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可分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梗阻。完全性气遒梗阻病情危重,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窒息,呼吸停止。如果不能及时解除,患者将意识丧失,甚至死亡。不完全性气道梗阻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有高啼声。不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以发展成为完全性气道梗阻,而危及生命。
一旦有异物进入气管,可能会造成严重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同时采取以下方法:
1、自救的手法
应用手法自救,将腹部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椅背、桌子边缘、扶手栏杆等),对着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45度角冲击5次,直至异物排出。
2、婴幼儿气道异物抢救手法
小于一岁的婴儿可采用头低脚高位扣背法排出异物,施救者左手掌托起婴儿下颌,前臂支撑婴儿躯干,使婴儿头低位,右手在婴儿肩胛骨连线部位扣击5次,至异物排出。
3、清醒气道异物抢救手法
施救者在病人身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剑突与脐部连线的中点的腹部;另一手抓住并握紧这拳头,45度角向内上方压迫病人腹部有力冲击5次,直至异物排出。
4、昏迷病人气道异物抢救手法
病人仰卧位,施救者骑跨在病人的髋部,双手交叉手掌根放在病人剑突与脐部连线的中点,45度角快速向上冲击5次腹部,直至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