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挑的身材,垂肩的头发,一身白大褂。得知本报记者要采访时,湖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二科主任李芳白教授说:“每天看病、查房,我做的都是和别人一样的工作,感觉没什么可以说的。”朴素的话语中透露着谦逊与和蔼。
1991年从熟悉的肿瘤专业转向陌生的结核病领域,两年后成为科室里第一个带进修生的医生;为使胸科医院能够开展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她赴湘雅医院学习相关知识,学成不久,便带领内二科成员顺利开展了纤维支气管镜的局部冷冻及球囊扩张治疗;作为内二科主任,她带领科室在复治、难治结核,支气管结核,盆腔结核治疗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住院和门诊病人总数在医院临床科室中位居前列,科室在医院考评中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工作20多年来,李芳白交上的都是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这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李芳白教授为医的勤奋、仁爱和担当,是为师倾尽所有的气度和胸怀,同时也包含着她和家人为此作出的巨大付出和牺牲。
像陀螺般永不停歇
像陀螺一般忙个不停是李芳白教授给科室医生和护士留下的印象。内二科成立之初,李芳白就要求科室每位医生必须每天查房,而她身体力行,每逢周末、节假日加班,她都会带领其他上级医生一起风雨无阻参与三级查房。她患有胃溃疡,甚至在住院期间、在临手术麻醉前,她还在叮嘱科室医生:那个病情危重的患者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日常的查房、门诊坐诊、叮嘱患者按时来院复查等繁琐的工作,李芳白不仅自己坚持做,还督促科室医生也要按时完成。
在担负繁重的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李芳白还两次参加关于复发性肺结核治疗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同时作为湖南省结核病诊疗控制中心的专家成员之一,李芳白每年要去各市州3-4次,进行培训讲座、下乡坐诊,指导当地的结核防治工作,而每次一去就是三四天。
谈到工作,李芳白感叹道:“忙,是不假,可哪一项工作都不能忽视啊!作为结防医生,不仅要治好单个的结核病人,还要关注结核病社会的防控。结核病人是流动的,哪一个地方、哪一个环节没有控制好,就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工作20多年来,尽管繁琐的日常工作挤占了很多时间,但李芳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每天花两个小时阅读专业领域内的文献,学习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掌握新动态。正是凭着这种不断钻研的精神,李芳白教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前行。她目前还担任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内镜组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湖南省防痨协会理事、湖南省女医师协会理事、湖南省医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湖南省专家科技咨询团医疗卫生组成员。
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医者仁心,作为医治结核病的医生,李芳白对患者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结核病患者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对贫困的患者,我们能帮一把就尽量帮一把,不会袖手旁观!”李芳白经常带领科室成员为贫困的患者捐款,有时还向院领导请示减免患者的部分医疗费用。
2011年7月,来自岳阳的25岁患者刘某,因结核性脑膜炎在结核内二科住院治疗,父亲因病早逝,家中只剩他和年近六旬的母亲相依为命。进院的时候刘某已经昏迷,年迈的母亲每天以泪洗面,拒绝一切费用较高的检查和治疗。得知刘某的情况后,李芳白主任主动带领科室成员捐款,还向院领导请示减免患者的部分医疗费用。细心的李芳白主任还为患者母亲安排了科室卫生员的工作,让她在照顾儿子的同时还能赚点生活费补贴家用。经过李芳白主任和全体医务人员两个月的悉心治疗,刘某终于醒过来了!出院结账的时候,患者母亲发现少了一张1000元钱的住院费用收据,四处寻找都没找到,在她的记忆中,自己从来没交过这么一笔住院费,四处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李芳白主任悄悄为她儿子交了1000元住院费。饱经磨难的母子俩,再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头痛哭,他们向李芳白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表达内心最深的敬意。
今年3月,科室里面接收了一位58岁的来自望城的老汉刘某,刘老汉没有亲人,被村里人送到胸科医院时,不仅患有结核,还合并有呼吸衰竭,病情十分严重。没有多想,李芳白马上组织科室成员为刘老汉治疗,之后又为刘老汉向医院申请减免医药费,安排护士细心陪护,并为他准备好每天的营养餐。刘老汉康复出院时,对科室的医生护士连连道谢,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以身作则倾情相授
李芳白倾情相待的不仅有患者,还有学生。1993年,李芳白成为科室里第一个带进修生的医生。“当时我自己比较年轻,就是带着他在医院里面查房、看门诊,一边讨论,一起学习。”这种亦师亦友的带学生的方式,从此便伴随着李芳白的“老师”生涯。
内二科医生姚碧波2004年成为李芳白的一名学生。11年来,老师李芳白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姚碧波在谈及老师时,言语中不时流露出钦佩和感激。
“11年来,每天的查房,李老师从不缺席。每一个病人的情况她都要详细了解,查房的时候给我们详细分析病情,帮我们调整治疗方案。”在姚碧波的记忆中,老师甚至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还在牵挂病房里面的病人,“住在病房里的患者有的家庭贫困,有些人甚至没钱吃饭,李老师就把自己的餐卡给了患者,让他们去食堂买饭吃”。
没能多陪伴留下遗憾
刚从肿瘤医院调到湖南省胸科医院的1991年,对李芳白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那一年,她的孩子才1岁,尽管外婆赶过来帮忙带孩子,但年幼的孩子总是离不了妈妈。需要经常值夜班的李芳白便把孩子带到值班室。那时候的值班室在2楼,但病房在1楼。“值夜班的时候,只要病房里一有情况,我就要跑到病房去,经常就是在病房里面听见宝宝在2楼的哭声。”
转到陌生的结核病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加上工作繁忙,因此对年幼孩子充满愧欠——很长一段时间,这就是李芳白的工作状态。
李芳白的父亲住在湘潭,平日里她只能周末匆匆去看老人家,但因为工作特殊性,经常周末加班。随着年龄增长,父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患上了重病。今年5月,李芳白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李芳白造成不小的打击,没能多陪陪父亲成为李芳白难以言说的遗憾和隐痛。
李芳白将这份巨大的歉疚埋藏在心中。在学生姚碧波的记忆中,李芳白教授只请了一天的假,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之后立马投入工作,查房、看门诊、讨论病情、修改治疗方案,老师一如从前,像陀螺一般转个不停。(通讯员 杨艳)